第434章 廣告戰(四)(第2/2頁)

但是現在馬耳他一失,從直布羅陀直飛克裏特的航程長達2700公裏。雖然從美國租借來的DC-3運輸機的航程還能夠得著,但是因為要多載燃油,因此空運的效率就大大下降了。

“可以從印度、緬甸、馬來亞和新加坡抽調飛機。”克拉奇利說,“地面部隊也從印度抽調,只有這樣才能在德國和意大利人發動進攻前加強克裏特島和北非的防禦。”

“可是最近日本也在蠢蠢欲動,不僅拒絕從法屬印度支那撤退,還不斷向那裏增兵,最近又強迫暹羅王國接受日本保護。如果我們抽調了東南亞和印度的兵力,日本的威脅如何應付?”

馬上就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現在的大英帝國還是一個世界帝國,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和最富庶的大帝國。而印度、緬甸、馬來亞、和澳大利亞都是這個大帝國的一部分,而且是相當寶貴的財富。

在日本奪取法屬印度支那後,英國在東方的地盤就處於日本刺刀的威脅之下。因此英國政府不得不在歐洲和地中海戰場吃緊的情況下,向新加坡、緬甸、馬來亞和澳大利亞(包括新幾內亞)增加兵力。

“但是現在東地中海才是最重要的,一旦我們在那裏失敗,德國和意大利就會控制蘇伊士運河及整個中東,意大利的海軍將會進入印度洋。”克拉奇利語氣沉重地說,“到時候我們還能抵擋日本的進攻嗎?”

帝國總參謀長迪爾爵士和第一海務大臣龐德爵士低聲交換了一下意見,然後龐德爵士說:“可以從東方調集增援,目前地中海戰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日本的威脅,可以請美國設法消除。”

迪爾爵士又問:“如果得到了足夠的增援,中東司令部和地中海艦隊可否維持希臘、克裏特島和北非戰場的局面?你們又打算采取何種方式與德意決戰?”

克拉奇利少將回答:“目前,韋維爾司令官和坎寧安司令官都主張先取守勢。將克裏特島和圖布魯克要塞化,部署充足的地面部隊,同時以岸基航空兵給予意大利水面艦隊以致命打擊,最後再出動地中海艦隊尋求決戰。”

帝國總參謀長迪爾爵士點了點頭,笑道:“這是目前最佳的應對方案。不過你們也不必急於尋求決戰,因為統帥部已經決定從2月中旬開始,展開對意大利的戰略轟炸!如果墨索裏尼還想保住他的首都羅馬,那就必須將大部分戰鬥機從前線撤回。到那時,你們再展開反擊就有更大的把握了。”

……

“美國要租借更多的B-17給英國了?”

不知道是羅斯福讓人有意泄露這個消息,還是卡納裏斯手下的特務太能幹,反正赫斯曼人還沒有離開柏林,就已經從卡納裏斯那裏得到了B-17要大量前來歐洲的消息。

和英國的“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相比,美國的B-17無疑是個巨大的威脅。歷史上,美國利用B-17“空中堡壘”展開的戰略轟炸,給德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而在眼下這個時空,德國想要扮演起歐洲老大哥的角色來整合歐洲共同體,自然不能被英美的轟炸機炸得焦頭爛額。否則德國的威信和經濟實力都會大幅下滑,整合歐洲就非常困難了。

因此早在戰爭爆發之前,赫斯曼就把開發高空高性能作戰飛機的項目擺在了“優先級”的地位上。

“阿爾貝特,我們有辦法應對嗎?”

在總參謀部的作戰決策會議上,赫斯曼問空軍總司令凱塞林元帥。

“有一些辦法。”凱塞林元帥皺著眉頭說,“現在有一個臨時應付的方案,已經開始實行。另外還有幾個最終解決方案,正在組織專家研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