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理想(第2/2頁)

“和英國握手言和?”施萊徹爾一愣,“路德維希,你不是一直都主張徹底打敗英國嗎?”

“是的,我現在仍然主張徹底打敗英國。”赫斯曼冷淡地一笑,“因為英國人絕對不會同意廢除《凡爾賽條約》、《聖日耳曼條約》、《特裏亞農條約》、《色佛爾條約》和《洛桑條約》的。但我們還是要在日內瓦提出廢除這些不平等條約,因為廢除這些不平等條約就是建立強大、團結、繁榮的歐洲共同體的基礎!”

赫斯曼顯然是非常善於給侵略擴張搞包裝的,他提出的理論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戰勝的協約國集團強加給其他國家的條約,都是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應該予以糾正,恢復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狀態(並不一定要完全恢復,但是應該大部分恢復)。然後再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狀態為基礎,合理調整各國邊界——比如將歷史上本就屬於德國的盧森堡和奧地利皇冠領地的一部分合並入德國,以及恢復大匈牙利。

完成了合理調整之後,德國和被德國控制國家,如波蘭(包括立陶宛和西烏克蘭)、斯洛伐克、丹麥、比利時等,再加上德國的盟友,比如意大利、大匈牙利、保加利亞、西班牙、瑞典、挪威和芬蘭等等,還有被打敗而被迫選擇和德國站在一起的法國,基本上就把整個歐洲給湊齊了。

“但是英國不會同意的。”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說,“他們甚至不會和我們進行和平談判。”

這些日子,駐日內瓦的德國外交官一直奉命(奉希特勒政府之命)和英國駐日內瓦的代表團接觸,可是卻沒有任何結果。

赫斯曼說:“可以由國際聯盟通過決議,廢除《凡爾賽條約》、《聖日耳曼條約》、《特裏亞農條約》、《色佛爾條約》和《洛桑條約》。”

“可英國是國聯政務院常任理事國。”裏賓特洛甫說,“他們可以行使否決權。”

“那又怎麽樣?”赫斯曼一笑,“只要國際聯盟中的大部分成員國都投了贊成票,我們就可以認為那些條約已經被廢除。而為了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支持,我們甚至可以在國際聯盟中提出決議: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解放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

“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這很好……那麽《比薩拉比亞條約》看上去平等嗎?”

克裏姆林宮內,蘇聯偉大領袖斯大林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莫洛托夫正在接見德國大使舒倫堡伯爵。

舒倫堡伯爵帶來了德國皇帝威廉和總理希特勒的親筆信,信的內容主要是三點:1、通報西方戰役(法蘭西戰役)的進程;2、表示願意調停蘇芬戰爭;3、提出了在日內瓦召開由國際聯盟主持的和會,並且尋求蘇聯的支持。

對於德國提出的要求,斯大林當然不能拒絕了。蘇聯的慈父領袖在過去的一個月裏過得相當郁悶,一方面紅軍對曼納海姆防線的進攻遇到了挫折,傷亡慘重,而且進展緩慢(其實比歷史的情況好多了,畢竟不是在冬季作戰);另一方面德軍在西方戰役中大放光彩,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軍在他們面前顯得不堪一擊,而蘇聯還得捏著鼻子給德國在西方的勝利大唱贊歌!

現在德國在西線的作戰看來是大獲全勝了,意大利也迫不及待投靠到德國一邊,大半個歐洲已經處於德國的支配之下。而且在歐洲大陸的西面已經沒有可以和德國對抗的陸軍了——這意味著德國不再有“兩線作戰”的危險,他們強大的陸上武力中的絕大部分都能用來攻打蘇聯了。

不過即便在蘇聯的西部面臨巨大威脅的情況下,斯大林還是沒有忘記在比薩拉比亞省——這是第七次俄土戰爭時俄國從土耳其手中奪取的土地,但是卻根據一份由英、法、意、日和羅馬尼亞簽訂的《比薩拉比亞條約》歸屬了羅馬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