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三章 水火不容(第2/2頁)

“這還需要我來解釋?”媚娘輕嘆道:“皇帝死了,皇後你若是跟在太子身邊,太子自然就是師出有名,到時候他發兵攻打齊王,天下人倒以為他是正統,那時候你就算攔也攔不住,不明真相之人,反倒覺得太子才是正義之師。對齊王來說,你是他的親生母親,他起兵與太子相爭,卻要顧及你的安危,說不定到了非常之時,太子還要用你來威脅齊王,皇後,你說這到最後,你是不是害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皇後眼角微微,苦聲道:“不會……太子不會這樣做,他……他不會與瀛仁兵戎相見!”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媚娘還要再說,楚歡已經擡手道:“媚娘,你先出去,我有話要和皇後說。”

媚娘白了楚歡一眼,卻也沒有多言,轉身出去。

等媚娘出去之後,楚歡才道:“皇後如果執意要回去,楚歡絕不攔阻,皇後從現在開始,就完全是自由的。只不過媚娘所言,雖然不中聽,卻也是當下的實言。秦國雖然已經只剩半壁江山,但是對太子來說,皇位勢在必得,而且他既然派人刺殺齊王,也就證明在他心中,斷斷是容不得王爺繼續活下去……王爺如今身在西北,我們西北將士,自然都是遵從王爺之令,王爺如果執意要入關,我也絕不會違抗王爺之令,皇後說我是反賊,事到如今,如果說反對太子就是反賊,我也就心甘情願受著這反賊之名。”

“你為何要反太子?”皇後輕嘆道:“如果只是為了瀛仁,此事並非不可回旋。本宮會親自向太子求情,讓他寬恕你的罪責,而且本宮會勸說瀛仁,讓他不要與太子爭鬥。你既然平定了西北,大可統領西北兵馬,輔佐太子平定叛亂,等到他朝秦國復興,你便是復國功臣,封王拜相,並非不可能。”

楚歡卻是失笑道:“皇後覺得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皇後一雙十分漂亮的眼睛淡定地盯著楚歡,反問道:“難道不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當然不會。”楚歡嘆道:“真有那麽一天,太子第一個要殺的,便是我楚歡,楚歡死後,接下來太子要對付的,肯定就是王爺了。”

皇後蹙起眉頭,楚歡苦笑道:“覆水難收……一只杯子打碎了,無論怎樣的能工巧匠拼湊復原,依然會有裂痕,對太子,對齊王,對我,都是如此。太子和齊王水火不容,這不是皇後三言兩語就能夠化解,而太子對我心存怨恨,就算他用人之際,暫時接納我,但是飛鳥盡良弓藏,等到天下平定之後,他自然容不得我繼續活下去。”頓了頓,繼續道:“而且就算我想繼續效忠秦國,恐怕西北將士也不會答應了。”

“為何?”

楚歡道:“皇後應該知道,秦國立國之後,對西北一直是寡恩,反倒是因為皇帝修道,賦稅一增再增,天下百姓,深受其苦,西北本就是貧瘠之地,連年賦稅,再加上兵災戰禍,更是雪上加霜,對西北百姓來說,秦國就像一座大山壓在他們的頭上,如今這座大山眼見要崩塌,皇後覺得他們還會拼力去保住這座壓在他們頭頂上的大山?”

皇後幽幽嘆了口氣,顯然對此也是十分了解。

“如果皇帝勵精圖治,對西北多有厚恩,再有幾代後繼之君施行仁政,讓西北的百姓念及帝國的好處,讓他們感受到朝廷的恩惠,他們自然是甘心效忠大秦。”楚歡肅然道:“可是現如今西北許多百姓甚至不知道帝國的皇帝是誰,他們只知道這個國家建立之後,他們過得十分艱苦,比之前朝大是不如,如果走到偏僻鄉野,他們甚至會念及華朝的好處,也不會想念秦國半分……!”

皇後臉色微變,楚歡凝視著皇後,緩緩道:“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改朝換代,已經是在所難免,恐怕太子也是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如果說這天下還有一人可以名正言順地為主,那就只有一個人……!”

“你是說誰?”

“當然是齊王殿下。”楚歡緩緩道:“王爺不但有秦國的血脈,而且還是華朝王族血脈,大華雖亡,也不過數十年而已,王爺若是舉起興復大華的旗幟,恐怕比舉起大秦的旗幟更讓人擁戴。”

皇後變色道:“你……你說什麽?”

楚歡淡淡笑道:“皇後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麽,皇後的身份,知道的人並不多,可是皇後莫要忘記,齊王殿下曾經在忠義莊遇刺,忠義莊這個地方,皇後當然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