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七章 他心通(第2/2頁)

安邑總督袁崇尚忍不住問道:“那些神婆裝神弄鬼,神鬼附身,可是這類功夫?”

嶽冷秋搖頭道:“並非如此,此類功夫並非普通人可以修煉,這類功夫實際上修意……!”

眾人都是一片茫然。

嶽冷秋解釋道:“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諸位如果看到一人面帶笑容,那麽諸位心情自然也會十分舒暢,可是如果看到一人臉帶兇色,只怕誰都高興不起來,這就是意術的一部分,一個人可以因為所見不同,心境也就不同,而此時的心境,已然被對方的情緒所控制。”

眾人面面相覷,似懂非懂,太子若有所思,卻是覺得嶽冷秋所說的意術,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中間竟似乎十分奧妙。

“修意之法,在中原鳳毛麟角,甚至可以說已經失傳。”嶽冷秋緩緩道:“但是卻有一處,專有修煉此法之人。”

“哦?”

嶽冷秋盯著迦樓羅王,“諸位只知中原有佛宗,乃是自西方傳入中土的大禪宗,可是諸位或許不知,佛宗派別眾多,最盛之時,成百上千,有時候一名僧侶有自己的一套說辭,便可以開派立宗,傳入中土的只是其中一宗,後來在中土被稱為大禪宗。”

周庭道:“佛教是漢時傳入我中土,形成禪宗一門。”

“周大人所言極是。”嶽冷秋道:“但是在西域番邦,卻並非崇信大禪宗,在西域一帶,亦有佛宗各派互相爭雄,其中大心宗在西域一帶的影響力最為強大。”

迦樓羅王聞言,眼角微跳,卻是已經明白,神衣衛顯然一直在調查過大心宗。

“大心宗與禪宗不同,心宗弟子膜拜的是大孔雀明王,而創派宗師,法號叫做大波羅居士。”嶽冷秋道:“其實心宗的開創,並不晚於禪宗,在大心宗眼中,其他佛宗各派,都屬於外道,而在其他佛宗眼中,大心宗同樣屬於外道。”

嶽冷秋當眾說起大心宗,眾人知道其中必有緣故。

“大心宗之所以能在西域壯大,成為佛宗各派在西域最大的一派,與他們所謂的護法三術大有關聯。”

“護法三術?”太子皺眉問道:“那是什麽東西?”

嶽冷秋向太子拱了拱手,才道:“護法三術,是為體、口、意,結印為體之精,真言為口之精,意念為意之精,這便是大心宗的護法三術。其實說起來,卑職對其了解的也是十分有限,護法三術被心宗弟子視為大心宗的最高功法,普通的心宗弟子,很難接觸到……不過卑職剛才所言的‘他心通’,便是意術的功法之一。”

太子微微頷首,道:“如此說來,這位迦樓羅王,精通意術?”

嶽冷秋搖頭道:“卑職雖然所知不深,但是這位迦樓羅王雖然修煉過他心通,卻實在談不上精通……!”看向玄真道宗,拱手道:“道宗,你對此應該有所了解!”

玄真道宗一抖拂塵,單手豎在胸前,道:“說來湊巧,家師蘭緹道人當年雲遊四方,曾經與一位西域法僧接觸過,那位法僧喚作須彌馱,正是出自心宗。”

眾人心想,這玄真道宗都已經年近八十,其師自然早已經仙化,蘭緹道人遇上那位須彌馱,自然是很久之前的事情,照此看來,心宗弟子竟然很多年前就已經到了中土。

“須彌馱當年來中原,本意是想在中土傳揚心宗佛法,但那是禪宗已經十分興盛,心宗想要進入中土,已經是異常艱難。”玄真道宗緩緩道:“家師與須彌馱相處了有數月,佛道相辯,倒是知道了心宗所謂的護法三術,而須彌馱便是修意的高人,他所修,便是他心通!”

眾人這才釋然,想來嶽冷秋對大心宗的了解,都是因為玄真道宗的緣故。

“家師後來對我們說起過,須彌馱施展意術,家師竟是三日幻遊,上天遁地,清醒之後,竟是覺得一切真實無比。”玄真道宗肅然道:“若不是須彌馱解釋,家師無法相信那三日都是在須彌馱的意術之中……家師對此即敬且畏……!”

眾人也都是心下駭然,暗想蘭緹道人顯然也不是泛泛之輩,卻能被須彌馱操控三日,這門功夫,當真是聳人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