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九章 鎮西軍(第2/2頁)

而許邵接下來當然也少不得要將北山的騎兵收編,北山也有數千騎兵,這些騎兵自然也將盡數編制進入騎兵軍團,如果北山騎兵不願意繼續擔任騎兵,其軍馬也要被征用過來,楚歡的底線,便是不允許除了許邵這支騎兵外,西北還存在另一支獨立的騎兵軍團。

騎兵系統已經開始在籌建之中,而楚歡接下來自然少不得要對步兵進行改制,步兵的主體,主要就是平西軍八營。

楚歡在此之前,已經與裴績有過深入的交談和籌劃,今日和兵部眾官員在一起,就整編平西軍事宜進行商議,歸結到底,楚歡並不希望麾下的軍隊存在嚴重的派系之分,雖然龐大的軍隊,出現派系必不可少,但是楚歡卻希望將這種派別之爭降低到最低限度,平西八營,分成八大營,在東方信的時候,八營的地位便有高有底,東方信的親信操控的幾營與其他各應存在著矛盾,而且裝備分配以及質量都有所不同。

楚歡控制平西軍之後,實際上平西八營之間的這種隔閡依然存在,只是因為各自調動,所以暫時還沒有顯現出來。

天山的騎步兵之爭,楚歡依然了解,自然希望避免走上老路,平西八營的矛盾,也必須盡快解決,而解決的途徑,自然就是進行新的整編改制,無論從名字上還是從實際的編制上,都將進行全面改革,平西軍八營這名字本身就存在著派別,所以楚歡與兵部眾官員商議,余不屈當初組建平西軍,是為了平定西北的匪患和叛亂,如今肖煥章和朱淩嶽兩大叛黨都已經被清除,而且施行均田令之後,所謂的流匪也大幅度減少,雖然西北大地之上依然還有少股流寇,卻已經不成大患,既是如此,“平西軍”三字自然不必再用,如今的西北兵馬,主要是用來威震西北的匪寇,所以稱為“鎮西軍”更為合適。

兵部司眾官員對這新的名字自然都是完全贊同,而僅僅換一個名字,當然稱不上軍制改革,具體改革,兵部司眾官吏倒是多有建議,而楚歡最重要的便是取消八營分別,所有的官兵將都隸屬於“鎮西軍”,雖然一直以來,帝國的總督只擁有支配禁衛軍的權利,但是西北形勢不同,而且楚歡再三對眾人表示,當初自己前來西關赴任,皇帝就曾說可以相機行事,在西關擁有隨機應對之權,所以在西北沒有完全穩定下來之前,“鎮西軍”將直接受命於西關總督,而裴績作為大將軍,將直接指揮“鎮西軍”。

“鎮西軍”並非只是改制過後的平西軍軍號,而是西關所有兵馬的軍號,包括許邵籌建的騎兵軍團,也將是“鎮西軍”的組成部分之一。

按照楚歡的設想,騎兵軍團將由許邵統領,侯金剛、顧良塵以及狼娃子等人將作為副手共同統帥騎兵,而改制過後的步兵,將由軒轅勝才率領,盧存孝、方如水、韓英、明季等人將作為步兵的核心將領負責統帥步兵。

具體的整編措施,自然是楚歡給出大致的方向,由兵部司商議出具體的操作方案,這是一場大變革,其中涉及到諸多問題,都將要商議解決,而楚歡需要的,便是一個擁有強大騎兵以及精銳步兵組成卻又融為一體的“鎮西軍”,這支軍隊將會有嚴苛的軍制,而提拔將領方面,沿襲楚歡一貫的做法,不問出身,只看才幹。

楚歡得到裴績的教誨,知道要練就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就必須遵循從嚴治軍,有功必商,有過必罰,獎罰分明。

與兵部司眾官員商議了好幾個時辰,中午更是在總督府進餐,邊吃邊談,一直到下午方才散去,其中涉及到的問題眾多,包括服兵役的年限,從軍的歲數,兵士的餉銀額度,賞罰制度具體的實行方法,兵士的裝備分配,兵士的升遷制度等等,只能暫時商議出大致的輪廓,具體細節,則是交由兵部司的官員們進行詳細的制定。

其實楚歡總覺得,有時候很簡單的問題被人為的復雜化,特別是因為部分人的特殊利益和特殊化,從導致了各種問題和矛盾的發生。

要讓老百姓安生,讓他們吃飽穿暖便可以讓他們知足,他們所求並不多,而為人父母官,本就應該帶領自己的屬民吃飽穿暖,對從軍的將士來說,也就集於一句話,便是獎罰分明,讓他們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自己更高的地位和獎賞,對於那些敢於違抗軍令搞特殊化的人,則毫不留情地予以懲處,如此一來,軍隊自然會保持著極高的士氣和極強的戰鬥力。

軍隊出現問題,無非是該得到獎賞的卻得不到自己應有的東西,該受懲罰的卻因為特殊的出身不能嚴厲懲處,如此一來,軍隊自然士氣低迷,難以形成凝聚力,而楚歡心中暗暗立誓,至少不能讓自己麾下的軍隊成為那樣一支軍隊,獎罰分明,必須是鎮西軍堅持到底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