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許出不許入(第2/3頁)

正在此時,薛懷安卻已經過來,見此情景,了解了一下情況,才道:“楚大人,這事兒還是交給達奚將軍處理,咱們還是趕路要緊,否則天黑了還不能趕到住處。”

楚歡想了想,掃視了兩邊的難民,只見數百名衣衫陋爛的百姓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微一沉吟,向達奚彰和薛懷安拱了拱手,道:“薛大人,達奚將軍,請借一步說話!”

達奚彰和薛懷安對視一眼,但也沒有拒絕,跟著楚歡到了旁邊僻靜之處,楚歡這才輕聲道:“兩位,此事本來不該楚某官,楚某插手,似乎有多管閑事之嫌。”

達奚彰忙道:“楚大人言重了!”

薛懷安並不說話,但是心中卻還真覺得楚歡有些多管閑事,不就是一份入關函嗎,何必如此大驚小怪,但是見楚歡神情肅然,也就不好多言。

楚歡鄭重道:“兩位,楚某覺著,這入關函有些問題!”

“有問題?”薛懷安皺眉道:“楚大人,這是余老將軍下達的命令,聖上將西北戰局全權交給了余老將軍,西北一應事務,皆有余老將軍處理,老將軍既然吩咐達奚將軍封鎖西谷關,自然有他的道理,至若這入關函,老將軍想來也是自有分寸的,咱們可不能亂了老將軍的事務。”

達奚彰卻是微微搖頭道:“薛大人,先前我倒不覺著,但是今日楚大人這樣說,我倒是覺得事情有些蹊蹺!”

“哦?”薛懷安一愣。

達奚彰道:“我是個粗人,倒也說不上道理,但是總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

楚歡點頭道:“達奚將軍說的不錯,事情就是有些不對勁。余老將軍是帝國老將,楚某雖然愚鈍,但也知道如今西北最重要的便是安定人心,不但要安定將士的軍心,還要安定西北千萬百姓的民心,如今西梁人還沒有撤軍,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一旦稍有疏忽,時局瞬息萬變,後果可是不堪設想。”

薛懷安撫須問道:“楚大人,你有何疑慮,盡管說出來。”

楚歡猶豫了一下,終於道:“楚某冒昧,覺著入關函未必是余老將軍的意思。”

“啊?”薛懷安吃了一驚,達奚彰也有些驚訝。

楚歡道:“兩位想想,這入關函三百兩銀子才能得一分,普通的百姓哪裏能夠拿得出如此數目購買入關函?便是殷實之家,三百兩銀子那也未必拿得出來,除非士紳豪族,像這些普通百姓,絕不可能得到入關函。”

薛懷安微微頷首。

“換句話說,入關函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富人能夠順利入關而存在。”楚歡正色道:“西北大劫,正是需要萬眾一心的時候,需要的是凝聚力,無論軍民,無論貧富,上下同心,共度難關,這個道理,余老將軍一定十分的清楚。”

薛懷安點頭道:“老將軍乃是帝國老將,運籌帷幄,睿智非凡,這淺顯道理,凡夫俗子亦能知曉,老將軍自然更是清楚。”

達奚彰道:“不錯,余老將軍當然明白民心之重要。”

他本來是個話不多的人,但是此刻似乎也感覺到事情詭異,所以對此事也是十分的關注。

“但是這份入關函,卻是大大壞事。”楚歡肅然道:“入關函的存在,就將人分成了富貴與貧窮兩等,富貴之人可以重金購入入關函,堂而皇之地入關,而窮人卻絕不可能有這樣的待遇。這事兒傳揚開去,你讓普通百姓心中會如何想?”

薛懷安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輕聲道:“如此一來,非但不能讓西北上下團結一心,反倒因此而生出更大的怨隙……事情擴散開去,百姓們心中自然不服,非但不會齊心抗敵,只怕還要生出極大的事端來。”

楚歡點頭道:“就是如此了。所以下官才覺得事有蹊蹺,老將軍絕不會犯下這等錯誤。”向達奚彰道:“達奚將軍,今日你如果當著這些百姓的面,將玉老太爺他們放入關內,卻將數百難民阻擋在外,這些百姓離開之後,必定會將此事四處傳揚,這後果你自然清楚。”

達奚彰嘆道:“其實這事兒只怕早已經傳出去了。”

楚歡皺眉道:“現在還難以確定,要麽這道命令真是老將軍所下,另有他意,要麽就是老將軍日理萬機,軍務繁忙,到現在都不知道這件事兒……!”頓了頓,看著達奚彰,問道:“達奚將軍,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理?”

達奚彰面露難色道:“此事十分為難,如果確是老將軍的命令,若不執行,不但違抗了命令,而且……而且如果老將軍另有用意,只怕要壞了老將軍的大事。”

楚歡搖頭道:“達奚將軍,你方才說過,入關函的信件,並沒有將軍印!”

“是!”達奚彰立刻道:“但確是老將軍身邊的偏將送過來。”

“這就是問題。”楚歡道:“沒有將軍印,便算不得軍令。”猶豫了一下,才輕聲道:“達奚將軍,本來楚某無權過問此事,但是事關西北大局,你我都是大秦的臣子,不得不多長個心眼,楚某也就多管閑事一回,你看能不能這樣,暫時封鎖西谷關,只許出,不許入,使團正要出使西梁,必然經過老將軍駐軍之處,我們盡快趕到老將軍那裏,將此事上報老將軍,若此事確是老將軍所令,便派人過來通知,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