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通州大營(第2/2頁)

當下便有幾人上前去拉開城門的巨大橫木。

楚歡已經感覺到身後的馬蹄聲越來越近,瞧見城門橫木被擡下來,隨即看到城門打開了縫隙,便在此時,後方已經傳來叫聲:“緊閉城門,不可開城門!”

林冰此時卻已經催馬上前,楚歡也是一催駿馬,兩匹駿馬長嘶,穿門而出,身後轟隆隆聲靠近,校尉立刻叫道:“快關城門!”

兵士們立刻將城門關起,更是將橫木擡了上去。

……

……

大秦十六道,六十六州之地,幅員遼闊,沃野千裏,資源豐富。

龐大的帝國自從立國開始,就在經濟、軍事、政治各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體系,兵乃國之利器,但是對於帝王來說,有時候卻是雙刃劍,用得好,犀利無匹,一個不小心,反而能傷到自己,帝國對於軍事制度素來都是十分的謹慎。

自古至今,地方擁兵自重的事情多如牛毛,所以帝國在軍事上形成了十二衛軍、衛所軍、禁衛軍、州軍等各個階層。

十二衛軍乃是國都的衛戍軍,亦是帝國裝備最精良戰鬥力最強的軍隊,而衛所軍則是帝國龐大軍團的基礎。

各道皆有衛所軍的衛所,分居各州,最高將領雖然是一道指揮使,但是真正的調動指揮權,卻隸屬於兵部和樞密院,而兵部和樞密院的命令簽發,卻必須經由門下省的商議決策。

地方上想要調動衛所軍,沒有朝廷的公函,那是萬萬不成。

這固然讓衛所軍的調動手續顯得十分的復雜,但是卻也保證了地方上不可能利用衛所軍作亂。

一道總督能夠麾下有五千禁衛軍,可以任由總督調動,而各州則有州軍,禁衛軍的數量限制在五千編制,而州軍則只有三千編制。

這些軍隊,除了用於城防,主要用途是維持地方上的穩定,用以隨時鎮壓民變或者騷動,除非動亂形勢太過危急,通常情況下,衛所軍不動,地方上的禁衛軍和州軍完全可以平定烏合之亂。

數千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便算掌控在各道總督和各州知州手中,卻也不能形成太大的危害。

但是州軍的組成,與衛所軍有些不同。

衛所軍都是出自軍戶,而且衛所軍將士的調動,完全由朝廷控制,就比如西山道的衛所軍組成,未必來自西山道,其中許多士兵是從其他各道調派到西山道衛所服役,雖然也不乏本地兵士在衛所軍服役,但是大十之七八卻是從其他各道前來,這也是防止衛所軍中出現地方派系。

而州軍卻都是從本地的青壯年中招募,對當地的氣候環境地理都是十分的熟悉和適應。

通州營三千將士,除了部分高層將領,其兵士幾乎都是由通州本地子弟組成。

通州營的大營就在通州城東不到十五裏處,座落於冠山腳下。

通州營寨門之前,守營兵士聽到馬蹄聲響,木塔樓上的兵士立刻叫道:“有人來了。”張弓搭箭,對準了從遠方而來的兩騎。

楚歡和林冰飛馬而來,幾乎等同於單槍匹馬,楚歡知道這是真正的深入虎穴,一個不小心,今夜恐怕難以活著離開通州大營。

但是他心裏也明白,如果今夜不能鎮住通州大營,如果趙廣慶真的處心謀反,那麽通州兵變,整個通州會在數日之內完全陷入混亂。

通州本就是一個火藥桶,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徐從陽前來西山道,本就是要處理通州事務,以防通州發生動亂,影響物資向西北的輸送。

一直以來,趙廣慶似乎都在竭力鎮住這個火藥桶的爆炸,可是如果趙廣慶自己是一把火,將這個火藥桶引燃,那麽通州勢必爆炸。

通州大營一旦跟著趙廣慶起兵作亂,隨後振臂一揮,楚歡相信通州很快就會遍布亂軍。

黑水山私藏的大批兵器,已經表明通州存在著極大的隱患,如果那批兵器與趙廣慶有關,也就說明趙廣慶一直以來以通州知州的身份掩飾著自己,卻在通州大肆做著謀反的準備,或許他現在並沒有完全準備妥當,但是這些年來,也必定形成了令人恐怖的氣候,如果趙廣慶這把火燒起來,整個通州甚至是西山道,便將會成為第二個河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