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秦時故智(第2/3頁)

趙元休嚇了一跳,眼睛瞪得如同銅鈴一般驚駭的道:“放在蒸籠……石崇舊事?天啊,莫非鐵心源在哈密每日以美人為食不成?這兩個美人是鐵喜送來給姝兒吃的?”

袁子正對自家不學無術的主人早就無可奈何了,苦笑一聲道:“這裏有一個典故,在鐵心源沒到哈密之前,美人族確實是被人家當做菜肴來吃的,鐵心源到了哈密建國之後,這個風氣才被刹住,再無吃人之事發生。不過啊,這個美人族的男子俊美,女子嬌媚,天生膽小,都是極為會伺候貴人的,是這個世上最好的仆婢。除了給官家敬獻了兩男兩女再未曾聽說有美人族有外流者,如今,鐵喜能給郡主送來兩女,可見我北海王府將要時來運轉了。”

趙元休似乎沒有聽明白幕僚話裏的意思,笑眯眯的瞅著女兒閨房的方向低聲道;“真是可惜了……”

鐵喜每日的晚餐都是跟祖父一起吃的,今天也不例外。

趙禎的胃口不好,隨便吃了幾口就停箸不食,笑眯眯的瞅著外孫在那裏狼吞虎咽。

吃飯的間隙,鐵喜見祖父不吃了,就站起身給祖父裝了一碗冬瓜湯放在祖父面前,然後繼續據案大嚼。

趙禎的食量很小,尤其是有了眼疾之後,食量愈發的清減。

等他勉強喝完面前的冬瓜湯,鐵喜已經吃的很飽了。

“以後不要為了勾引皇爺爺的食欲就吃的這樣快,少年時沒什麽,年紀大了就知道苦楚了。”

鐵喜一口喝完湯水之後笑道:“餓了。”

趙禎放下手裏的湯碗笑道:“怎麽,對北海郡王家的趙姝有意?”

鐵喜搖搖頭道:“只是不想讓皇爺爺眾叛親離!”

趙禎嗤的笑了一聲道:“那可是個大包袱!”

鐵喜笑道:“皇爺爺不是也背了這麽些年,既然皇爺爺能背得起,沒道理孫兒會背不起。”

“你以後會怎麽對待他們?”

鐵喜毫不猶豫的道:“能出仕的出仕,能讀書的讀書,能作工的就作工,能種田的就去種田,想做生意的就去做生意,總之,只要不亂國法,愛幹什麽就幹什麽!”

趙禎饒有趣味的瞅著外孫笑道:“怎麽。不打算讓他們去當將軍?”

鐵喜搖搖頭道:“如果可能,孫兒將來會改動軍制,只要他們有能力,也隨得他們。”

“不怕出麻煩?”

“多剿滅幾次就好了。”

趙禎仰頭呵呵笑了一聲道:“你倒是看得開,今天師傅給你上了什麽課目?”

“《梁惠王》!”

“有什麽所得?”

“沒有,記憶最深的就是第一句,‘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梁師傅的心胸不夠開闊,大宋,哈密本為一國,何來主客之分?”

“兩地間隔萬裏之遙,如何統禦?”

“修建鋼鐵馳道!”

“鋼鐵馳道?”

“沒錯,哈密將作營已經試驗成功了,如今正在鋪設哈密境內的馳道,我父王準備用這種鋼鐵馳道將哈密所有城池連接起來,千裏之遙可以做到朝發夕至。”(不是作者腦洞大開啊,是本來就有的事情,秦朝就有馬匹拖拽的火車道,只不過軌道是硬木制作的,據說一日夜可行七百公裏)

趙禎吃了一驚,想了一會道:“可是從秦馳道得來的想法?”

鐵喜笑道:“正是,當年秦皇拿下楚國為了有效統禦南方,以硬木為軌道修建了秦馳道,我父王認為木頭不耐磨損,所以準備在木頭上面再覆蓋一層鋼鐵。一路上遍布驛站,換馬不換車,車在鐵軌上幾乎感受不到顛簸,即便是萬裏之遙,旬日可至!”

趙禎呆呆的想了良久才牙痛般的吸著涼氣道:“何來如此多的鋼鐵?萬裏之遙修路已是妄想,僅僅是驛站便不下五百之數,靡費之巨恐怕堪比秦皇修築長城!

你父王從哪裏找尋如許多的勞役?

先說好,朕還不至於昏聵到允許你在大宋這樣征發勞役,秦皇修長城,楊廣開運河殷鑒不遠啊。

此事萬萬不可行!”

鐵喜呲著一嘴的大白牙笑道:“皇爺爺您想想,一旦這條路開通,道路兩邊立刻就會出現無數新的城鎮,不僅僅如此,有了這條路,東京就可牢牢地將西域之地控制在手裏,不至於再出現西夏割據之禍。至於皇爺爺說的鋼鐵,哈密國已經在鐵金山發現了一座鐵山,將作營在鐵金山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煉鋼廠,一爐可出鋼鐵一萬斤,年產鋼鐵不下五百萬斤……”

趙禎冷冷的打斷鐵喜的自吹自擂道:“何人在煉鐵?哈密百姓?”

趙禎此話一出,剛剛還春風和煦的中堂立刻變得陰風陣陣。

鐵喜努力的仰著頭道:“哈密百姓各司其職,沒時間也沒人願意出苦力去修築馳道,更加沒人願意去鐵山挖礦,我父王也不會驅趕哈密百姓去幹這些事,否則哈密會大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