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死人回來了(第2/2頁)

王安石大笑道:“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劉攽著相了。”說完話就大踏步的走進裏間,還順手捎走了鐵心源的茶壺。

午後的天氣悶熱至極,王安石坦胸露乳的叉開雙腿坐在地板上,津津有味的瞅著密諜們搜集的各路情報,鐵心源邀請他吃中午飯都被他毫不留情的給拒絕了。

其實,那個木箱子裏面裝的不僅僅是密諜搜集到的情報,還有鐵心源按照以前的記憶,記錄下來的很多歷史資料,這極大的豐富了情報來源,更是讓王安石對哈密國的情報搜集工作的強悍咂舌不已。

王安石是一個不懂就問的好學生,比如他就對天竺國的事情非常著迷,為什麽佛教產生於天竺,那些真正的天竺人為什麽卻不信奉佛教?

反而相信把人分成五等的婆羅門教。

這個問題鐵心源自然回答不上來,為了滿足王安石的好奇心,就和王安石一起去後山清涼的大雷音寺找仁寶上師,他和婆羅門教是仇敵,自然知道的清楚明白。

從狼穴的地道裏出來,鐵心源就看了棗紅馬,這家夥鬃毛飛揚,碩大的馬蹄子下面踩著另外一匹戰馬,而那匹戰馬已經死去多時了。

其余的戰馬都躲得遠遠地,生怕棗紅馬弄死了一匹戰馬之後不過癮,繼而遷怒他們。

問過馬夫之後才知道,被弄死的戰馬是一匹不守規矩的公馬,一般戰馬在每年的三月到六月份是發情旺期,七月到八月份酷熱時基本上就不發情。炎熱的日子過後,戰馬就會重新發情至深秋才進入乏情期。

可是啊,這匹公馬不聽話,在最炎熱的日子裏總是圍在母馬屁股後面胡亂嗅。

這本來是小事一件,但這時候受孕的母馬會在秋季產駒,馬駒初生很小、成活率低、斷奶後也養不大,會影響整個馬群的素質。

身為馬王的棗紅馬自然要狠狠地教訓一下這個害群之馬。

棗紅馬起身嘶鳴一聲,其余的戰馬頃刻間就跑的不見了蹤影。

鐵心源見棗紅馬朝他溜達過來了,就抱歉的告訴王安石不能和他一起去拜訪仁寶活佛了。

王安石似乎知道棗紅馬的不凡,並不靠近這匹剛剛殺了一匹馬的野馬,揮揮手就向山腳下的大雷音寺走去。

路過一大片掩映在樹林中的院子的時候,發現這裏被修建的富麗堂皇,又身處哈密國要害之地,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所在。

他很想進去,發現裏面全是些婦人,就不好打擾,繼續自己的行程。

雪山,古刹,晚鐘,投林的歸鳥,慈祥的老僧,讓王安石對大雷音寺的觀感很好。

如果不是看到那些在懸崖邊上奮力開鑿佛像的奴隸,他真的以為這裏就是一片安詳的佛國。

不為外物所擾,是王安石的一大特點,他很快就調整了心態,抱著遊玩的態度來面對哈密國這座最神秘的寺廟。

這座寺廟是和哈密國一起起來的,王安石甚至發現,哈密國的成立和這座寺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可是哈密國上下對這座寺廟卻往往不太提起,他能感覺得到,鐵心源對這個寺廟的戒心很重。

這件事放在大宋就非常的正常,神權小於王權這是大宋人的共識,可是,在西域,這就顯得極為另類。

第一次踏進大雷音寺,王安石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至於婆羅門,關他何事。

寺廟裏沒有小沙彌,只有粗壯的中年僧侶,這和寺廟恢弘的場面極為不相稱。

王安石笑著朝一個胳膊上掛著石鎖的粗壯僧人施禮道:“請稟報仁寶活佛,宋人王安石求見。”

鐵心源騎在棗紅馬的背上,眼看著王安石進了大雷音寺這才快速的轉到大雷音寺的後門,跳下馬和棗紅馬一起踏進了大雷音寺。

七年前,撒迦活佛種在火脈上的菩提樹已經長得老高,枝葉婆娑,胳膊粗的樹幹上已經有氣根垂下來,想來不久之後就會催生出別的菩提樹。

樹下有一個精美的木台,還有蒲團,陰涼下一個人都沒有,這裏有溫泉火脈,冬天在這裏待著很舒服,夏天,還是算了。

一個已經死了很久的老和尚站在樹下拱手道:“阿彌陀佛,很久不見施主,甚至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