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悲壯的狄青(第2/2頁)

鐵心源嘆一口氣道:“看樣子快死了。”

“戰爭,現在需要一場大戰,才能將狄公從困境中解脫出來……”

楊懷玉滿是期望的瞅著鐵心源。

鐵心源搖搖頭道:“契丹人就要打過來了,我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四面樹敵,你可能還不知道,我哈密的使者已經去了西夏,帶著禮物給西夏太後莫藏氏賀壽。”

“我們可以請動朝中重臣,為哈密斡旋,或許能讓契丹暫緩對哈密的進攻,你們只要出一些錢就是了。”

鐵心源和水兒一起嘿嘿笑了起來,水兒拍著案幾笑道:“我們做了兩年的準備,終於把契丹人給盼來了,源哥兒準備用這一戰給契丹人一個沉痛的教訓,給哈密爭取十年的平安時光,這個時候你要我們停止戰爭?這不是在幫我們,而是在幫契丹。”

楊懷玉和其余宋人不同,因為鐵心源的關系他時時刻刻關心著哈密的狀況,只要有商隊或者使節去了哈密,他都會細細的探問哈密的狀況。

他知道哈密國從建國的那一刻起,無時無刻不在備戰中,樓蘭城一戰,是哈密國打的第一場大戰,在這場進行了整整兩個月的大戰中,哈密軍隊表現的可圈可點。

雖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可是通過這場大戰,哈密國已經出現了一大批合格的軍隊。

而冷平給他的信中,更是仔細描述了哈密軍隊的作戰方式,冷平相信,一旦哈密軍隊再經歷幾次大戰,一定會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的,可能比大宋西軍更加的強大。

“如果狄青能來哈密,我會把哈密所有軍隊全部交到他手上,只要上了戰場,我保證一眼不發,只在後方默默地供應他所需要的所有軍資,在他們得勝歸來或者戰敗歸來,我一定會準備好酒肉款待他們。我會承受所有的結果,包括好的或者壞的。”

鐵心源同樣以熾熱的目光瞅著楊懷玉。

楊懷玉一臉的死灰色,堅決的搖搖頭道:“這沒有半分可能,狄公寧願死在大宋,也不會私自踏出國境半步,我爹也是如此。”

鐵心源搖搖頭看著水兒道:“要是你到了狄青的地步你怎麽辦?”

水兒笑道:“立刻跑路,跑的遠遠地,等你不再發昏了再會了,免得你將來後悔。”

鐵心源苦笑一聲對楊懷玉道:“這就是哈密和大宋的不同之處,大宋有狄公和你爹這樣的人,所以,無論大宋敗落成什麽樣子都能延續下去。這就是一個國家真正的大氣,和大宋相比,哈密的基礎薄弱,就處處顯得小家子氣。或許能夠強剩於一時,卻沒有辦法長久……沒有忠臣烈士的國家,是可悲的。”

水兒見鐵心源在看他,連忙搖頭道:“我不想當烈士,還想活著享福,看兒女們長大成人。如果實在是沒法子了,我們再考慮當烈士的事情。”

楊懷玉的心如同墜了一塊鉛沉甸甸的,鐵心源拒絕了在西部發起一場戰爭的建議,這會讓很多人失望的。

哈密說到底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不會為了別人改變他固有的腳步,哪怕是狄青也不成。

鐵心源拍拍楊懷玉的肩膀道:“糧食和火藥彈都給你準備好了,早點回去吧,想要看我們和西夏打仗,就要先看我們和契丹人打完之後再做評估。一個國家打仗,是要看利益的,而哈密尤為如此,對哈密國,對哈密百姓沒有利益的戰爭,我們不會參與。”

楊懷玉只是點點頭,就和水兒離開了,他今天把話說出來了,鐵心源拒絕的很透徹,不給大宋將門任何希望。

那是一群快要被歷史淘汰的人,哈密國不是垃圾堆,什麽樣的東西都往筐子裏裝。

狄青如果能來哈密,鐵心源會活活的笑死,有這樣一個經驗老到的統帥,正好可以彌補哈密軍中將帥經驗不足的問題,只要狄青當上幾年的哈密統帥,哈密國的軍隊戰力絕對會上一個大台階。

至於狄青會把軍隊帶走的問題,鐵心源絲毫都不擔心,大宋根本就養不起這些哈密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