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下灣鎮(第2/2頁)

阿丹不由得裹緊皮襖,用一根繩子將它緊緊的包在自己身上,即便在這個時候,右手的長刀未曾有一刻離手。

找到一窩蜂,並且收服一窩蜂為己用,這就是阿丹此行的目的。

昔日裏前呼後擁的王子沒有一個隨從,這讓阿丹感到非常的不方便。

盡管清香城裏有的是來自大食的商隊,阿丹卻不願意征召這些人。

商人因利益而生,也會因利益而死,出賣這種事對商人來說非常的普通,他們就是幹這事的人,這是老師的教誨,阿丹不敢忘記。

相比之下,一窩蜂就可靠地太多了,任何哈密國的敵人,阿丹都認為是自己天然的屬下。

自然,前提是要這些人臣服在自己的武力之下。

天亮的時候,阿丹再一次找了一處高坡四處瞭望,他的身體隱藏在一片枯草裏,除了頭頂的一只兀鷲之外,沒誰能看見自己。

四野渺無人跡,即便是最勤快的狼群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出來覓食。

頭頂的兀鷲雙翅一收,箭一般的向下俯沖,阿丹的眼神一凜,快速的翻身上馬,催動戰馬向兀鷲俯沖的地方狂奔。

繞過七八座丘陵之後,阿丹就靜靜的停在一個小小的山谷口。

四具凍得硬邦邦的屍體散亂的倒在地上,一群兀鷲正在用力的啄食屍體,每一嘴下去,肉沫四濺,吃的極為艱難。

阿丹跳下戰馬,向兀鷲群走去,這些大膽的畜生,不但不避開,反而伸長了脖子,呼扇著翅膀恫嚇阿丹。

最囂張的一只兀鷲被長箭釘在地上,慘厲的鳴叫讓別的兀鷲一哄而散。

它們並沒有跑遠,就蹲在不遠處的枯樹上守護著自己的食物,它們只希望阿丹這個強者不要把所有的肉都吃光。

屍體身上殘留的衣衫全是回鶻人的裝扮。

事實上回鶻人和喀喇汗國人除了信仰之外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一個種族。

這四具屍體很明顯不是被綁架勒索的哈密百姓,他們的武器就丟在一邊,其中有一壺羽箭還完整的掛在邊上的枯樹上。

兀鷲只在乎肉食,地上散亂的丟著一地的銀錠沒人關心,只看裝扮,就該知道這群喜歡在外野營的人都不應該是什麽好東西。

哈密的回鶻人都有住處,哪怕是沒人理睬的孤寡,都有官府給他們蓋的土房子,寒冬裏沒人喜歡在外宿營,住在土房子裏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阿丹只是匆匆的看了一眼就知道這四個人是自相殘殺而死的,他四處尋找,沒找到這群人的坐騎,在西域,沒有坐騎而進入荒原是一種找死的行為。

把銀錠收拾好塞進皮口袋放在馬背上,阿丹就決定繼續尋找這四個人的戰馬,只要找到戰馬,就能找到這群人的巢穴所在,戰馬遠比人淳樸。

戰馬很好找,翻過一個山梁之後,他就看到有六匹戰馬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吃幹草。

收買戰馬很容易,以些溫水,再加一點豆餅就能做到,這些東西還都是戰馬自己背上的東西。

戰馬吃飽了肚子之後被阿丹在馬屁股上拍了一把之後就自己開始走路。

很奇怪,這些戰馬並沒有向黑山深處走,而是在向山外面走。

阿丹猛地醒悟過來,黑山根本就不是一個合適的過冬地方,這裏不但寒冷,而且狼群肆虐的厲害,最重要的是這裏並不是一片大到無邊無際的地方。

官府之所以搜索黑山做了無用功,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一窩蜂這群人不在黑山裏面。

阿丹騎在馬背上,不時地驅趕一下那些停下腳步的戰馬,他不想繼續在黑山裏宿營了。

騎著馬走路的速度很快,中午的時候阿丹就走出了黑山,沿著哈密河向下走了一個時辰,就看見一座靜謐的山村坐落在向陽坡上,炊煙裊裊,說不出的安靜祥和。

哈密官府選擇的居住地很好,房子不但修在向陽坡上,山坡下就是緩緩流淌的哈密河。

山坡下是大片的已經犁過新土地,被水泡過,田地裏結滿了白色的寒冰,只有一些高出來的土坷垃暴露在陽光下。

進村子的時候,有一塊石碑,石碑上的宋國字阿丹不認識,上面的大食文字他卻是認得的。

下灣鎮。

一個很普通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