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最好的款待(第2/2頁)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一個扛著一杆細木杆的老漢從黑暗中走來,他手裏的細木杆很奇怪,一頭竟然正在燃燒,杆子頂部還有一個鐵鉤子,也不知是幹什麽用的。

彭禮停下了腳步,只見這個老漢,將杆子探往道路兩邊的高高掛起的牛皮燈籠,鉤子稍微向前推一下,那個牛皮燈籠的蓋子就被掀開了,老漢稍微轉一下杆子,燈籠就立刻變得明亮起來。

老漢收回鉤子,牛皮燈籠的蓋子就自動合上,然後,老漢就向下一個牛皮燈籠走去。

彭禮眼見整條街道上的牛皮燈籠一一的被點燃了,昏暗的道路立刻變得亮堂堂的,直到此刻,他才曉得這個老漢是專門管理路邊燈籠的,這樣的人應該不少,前面的燈籠也已經依次亮了起來。

仆役並沒有給這三個人解釋,在他看來這事完全沒有解釋的必要,這些老頭都是城裏以前吃不上飯的老弱,專門負責管理這條長街,不但要每日灑掃,自然也要管理路邊燈籠的明滅。

“這些燈籠每日要耗用多少燈油啊!”

黃元壽不由得暗暗咂舌。

蘇軾卻陶醉在燈光下的瀑布那美輪美奐的景致當中去了,兩串燈籠就掛在瀑布邊上,燈光照射之下,那些飛濺的水珠如玉,如琉璃,如明珠落玉盤。

“我要賦詩一首……”

“快走,再不去雲堂,就真的很失禮了。”彭禮二話不說就拖著極不情願離開的蘇軾大步向前。

總體來說,這條山谷是在逐漸增高的,雲堂就在山谷的高處,天山的雲霧有時候會落下來,籠罩在這處山坡上,王柔花喜歡這塊地方,就讓水兒,火兒,他們帶人在這裏修建了一座廳堂,雖然不至於奢華,金絲草遮頂,松木為柱,再加上琉璃門窗,顯得極為素雅。

蘇軾看了一眼就嚷嚷著又要作詩,彭禮眼見別的大宋官吏已經坐在廳堂裏面了,不給他這個機會,直接拖著他進了雲堂。

王柔花坐在主位上,歐陽修已經換過衣衫,帶著方帽坐在主賓的位置上,眼見彭禮三人來的遲,不由得微微皺眉。

王柔花延請三人坐下,對歐陽修道:“蠻荒邊陲,無物以待嘉賓,謹以薄酒一杯謝先生不辭勞苦萬裏來助我哈密清香國,飲甚!”

歐陽修捋著胡須笑道:“原以為哈密清香國初創,我等必有一番苦難要受,想不到清香城繁盛不下西京,我等到來,反倒是一樁美差,老夫謝過太後賜酒!諸位,飲甚!”

眾人轟然應諾,一起舉杯謝過太後之後,就一飲而盡。

趙婉眼見滿堂賓客,不由得心潮澎湃,這些天她已經隨著王柔花非常深入的了解過清香谷的實力,對清香谷武士,以及那群雇傭軍的印象很深,如今又見到這滿堂的文官,忍不住端起酒杯道:“諸位都是我大宋的高才之士,雖有瑕疵終不掩瑜,本宮恭祝諸位先生,能在哈密清香國一展宏圖之志,飲甚!”

長公主敬酒自然從這如雷,三杯酒下肚,一道道極為豐盛的佳肴就被嬌美的西域女娘端了上來,同一時間,兩個天仙般的黑發美人,已經在雲堂中間翩翩起舞。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美人自然是絕美的,即便是那些在雲堂下奏樂的西域樂師,也是頂尖的。

歐陽修的心裏卻沒有多少享受之意,他忽然覺得,這酒,這菜肴,這美人,這歌舞,恐怕需要自己付出無數的辛勞才能還回去。

無他,僅僅是王柔花看他如看見貨物一般的商人眼神,就足以讓他心頭惴惴。

清香谷僅有十余萬人,那麽,哈密清香國得其余百萬人難道也過這樣快活嗎?

歐陽修覺得這不可能,他的屁股已經坐不住身下的錦榻了,只想快些回到自己在城主府裏的官邸,去看看清香谷胥吏送來文書。

款待的越是盛情,後面一旦使用自己這些人來,恐怕會連大牲口都不如。

歐陽修看看自己帶來的那些人正在迷醉的享受這一刻,強行讓自己安定下來,擡手在大呼小叫的蘇軾腦門上重重的抽了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