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流民才是最了解流民的人(第2/2頁)

今年因為時節的關系只種了三十萬畝,到了明年,這裏就該有八十萬畝以上的糧食種植面積。

八十萬畝是個什麽概念?近五百四十平方公裏!

每畝產量一百五十斤,總產量就會達到駭人聽聞的一億兩千萬斤。

想到這裏,鐵心源不由得悲從心來,如果自己現在就有這麽多的糧食,在這個半農耕半遊牧的哈密地區,養活一兩百萬人就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只可惜,按照最好的結果計算,那也需要後年才能有這樣的人口規模。

那樣的話,在西域,一個中型國家就已經建立起來了。

哈密國擴展的太快,太急,在沒有多少積存的情況下盲目的擴張,如今,就要遭報應了。

圍在鐵心源身邊的一群老農見大王有些悲傷,多少也知道一點大王為什麽悲傷。

哈密城裏的流民,已經不是鐵心源一個人的問題了,早就變成了清香國所有人的問題。

一個老農安慰鐵心源道:“大王莫急,咱們總會有辦法的,如今,哈密城那裏來的流民太多,咱們把口糧均勻一下,好歹也能度過這個難關。咱們有好地,好大王,慢慢會好的。”

鐵心源謝過那個老農道:“老丈厚意本王謝過,只是哈密城裏的流民尚有一百五十萬之多,想要在匆忙間解決,難如登天。”

另一個老農皺眉道:“這流民啊,咱們都當過,要不是大王將老漢全家送來哈密,咱們早就活活的餓死了,哪裏會有這樣的好日子過。

就因為咱們當過流民,所以啊,流民心裏怎麽想的,日子怎麽過的,誰有我們這些老流民清楚。

大王啊,您是把流民當成一個數字來看了,其實他們都是人,是人就有手有腳,會找東西吃。

一個月有三五斤糧食,再加上野菜,野果子,自己挖點老鼠洞,就餓不死人!”

鐵心源看著眼前這些良善的老農苦笑著搖頭道:“一個月即便是五斤糧食,一月下來就是七百余萬斤,一年下來也要一萬萬斤糧食才夠用。我們的糧食依舊不夠!無論如何都是不夠的。”

劉本忽然朝鐵心源施禮道:“大王仁厚,到現在還把流民當成人看,其實,大王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背在自己身上,大王即便是天神,也照顧不了我哈密清香國的這麽些人。人,生下來就是要吃飯的,自然天生就會給自己找食物吃。大王只要照顧好老弱婦孺就成,至於那些壯丁,說句大王不愛聽的話,他們有手有腳的,連老天爺都餓不死瞎家雀,他們如果餓死了,都是活該。”

聽了劉本的話,鐵心源赫然轉過頭去看著鐵二,他相信,這一番話不應該是出自這些老農之口,即便是能出來,也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說出來。

因為他們提出這樣的建議,對他們自己也是一種極為嚴酷的挑戰。

鐵二把眉毛得意的挑挑,告訴鐵心源他就是這麽厲害的一個人。

鐵心源不由得哈哈大笑,指著鐵二道:“既然你已經有辦法了,為何不早點說,害得我這一路上夜不能寢,食不知味的,嘴上都長泡了。”

鐵二將鬥篷給鐵心源披上,告別了那些喜歡出主意的老流民,沿著長長的地壟向田野深處走去。

青稞長長的葉脈刮在兩人的腿上,發出沙沙的聲響,鐵心源的心情已經變得好了許多。

老流民說出來的法子,雖然不一定是最好的,卻是一個相對可行的辦法。

這個辦法唯一需要考驗的就是鐵心源自己的信心和勇氣。

如果使用這個辦法來渡過難關,最要命的地方就是需要全部哈密人同舟共濟才成。

這就需要很多人放棄自己舒適的生活和豐富的物資供應,和整個哈密國同呼吸共命運,一起餓著肚子等待來年的大豐收!

“鐵二,你真的認為我們這個一盤散沙一樣的國家能夠經得起這樣的動蕩嗎?”

鐵心源停下腳步,回頭看著身後的鐵二道。

鐵二飛快的在本子上寫道:“能度過去,我們就是一個鐵打的國家,如果度不過去,我們一起繼續當馬賊,再找機會建國就是了。怎麽?你現在沒有當馬賊的勇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