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一樣大雪兩樣愁緒(第2/2頁)

清醒過來之後,他就把最近做過的事情重新捋一遍,看看有沒有破綻。

整理完畢之後他發現自己做事的手法還是有些粗糙了,或者說有一些急躁了。

想了很久之後,他才發現所有的毛病其實都出在趙婉的身上。

因為趙婉的緣故,他總想快速的把手頭的事情做完,好快一點去東京看那個傻傻的女子……

思念趙婉對鐵心源來說是一種近乎奢侈的事情,自己做事的方式越卑鄙,就更加想要得到那個如同帶著露水的雛菊一般聖潔的女子。

天色漸晚的時候,他已經下定了決心,只要見到趙婉,就要立刻得到她。

當初自己在乳山的時候二話不說的得到趙婉的身體,自己怎麽可能會被夏竦弄到西域來?

這事出來之後,就有了很大的可操作的空間,夏竦他們無論如何也會收斂幾分的。

皇帝即便是非常惱怒,會處罰自己,那時的處罰無論如何也要比流落西域要好得多。

難得驕傲一次,難得清純一次,就倒黴了,兩情相悅之下,做正人君子是最愚蠢不過的事情了。

大雪繼續在下,這樣的大雪對草原來說是一場災難,對幹旱的戈壁來說,卻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明年的時候,天山上的雪水會更加的多,天山腳下的土地會更加的濕潤,大雪會把過冬的蟲卵都殺死的。

而草原缺糧,本身就是上蒼對鐵心源的一次重獎。

一樣的雪,心情不同就會看出不同的心境來。

歐陽修這時候的心境就很差。

想要拜見皇太子耶律洪基,被人家半點顏面不給的拒絕了,想要拜見耶律重元,也被人家毫不留情的給拒絕了。

如果在平日,像他這種來自大宋的名士,會得到所有人爭相邀請的。

如今在這個非常時刻,沒有人搭理他。

能不計較城門口死掉的那兩個人,已經是對他最大的敬意了。

遼國鴻臚寺的官員也非常的煩躁,短短兩天裏出了這麽多的事情,幾十位官員受到了牽連,關在監牢裏的武將們已經放出去了,而那些留守西京的文職官員,又被毫無理由的塞進監牢裏去了。

即便是鴻臚寺也有兩位遭難,如今的鴻臚寺更是人人自危。

見不到遼國高官,就無法辦理正事,每年遼皇祭天的時候,也是宋國前來送禮的時候,宋國之所以會這樣勤勉的當冤大頭,看重的正是遼國欽賜的回禮。

去年臨潢府春祭的時候,宋使帶回去了兩百匹戰馬,今年西京春祭,歐陽修需要帶回去一百匹戰馬才會和自己送出的禮物等值。

禮物人家已經收走了,回禮到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身為宋國使節,他如何能不著急?

往年的時候禮物送上的時候,遼國鴻臚寺就會擬定回禮的單子,今年,契丹人好像把這事給忘記了。

從鐵心源那裏得知北海結冰的消息,這是一塊很好的敲門磚,用這塊磚頭敲開契丹高官的大門,如果說的有理,今年的回贈會更加的豐厚。

至於今年契丹和大宋在上黨關的幾次互有勝負的戰鬥,只需和契丹人說明一下,這只是當地守將和契丹邊將發生的一點小摩擦,並非是大宋朝廷有意北征,希望宋遼兩國繼續保持克制,忘記這些小摩擦,著眼大局,繼續守護好《澶淵之盟》,這就是宋遼兩國百姓的福氣。

最後只要持之以恒的拒絕遼皇提出的兩國聯姻的建議,不論是契丹女人嫁給大宋皇族,還是大宋公室女嫁給契丹王族,這兩樣都是大宋朝廷所不能接受的。

不但要拒絕的有理有節,還不能讓那個契丹人發飆,這很考驗一個人外交智慧。

和遼國鴻臚寺的官員磨了一天牙,陛見遼皇的事情好無著落,就連契丹太子和皇太弟似乎都見不到,這讓歐陽修有著非常重的挫敗感。

眼看天色將晚,就習慣性的找了一家很好的酒樓,準備喝點酒散發一下郁悶的心情。

走上酒樓清凈的二樓,他就看見一個身著黑狐裘的俊美少年依靠在窗邊,看著窗外飄零的雪花,憂心忡忡。

他轉身想走,卻被那個少年人叫住了,一個酒壇子飛過來,他不得不接住,就聽那個少年懶懶的道:“看你心情也不好,不如兩個淪落天涯的人一起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