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不能輸給孤獨(第2/2頁)

只有人數多到一定的程度,自己才能去拓展哈密平原上的土壤。

依靠哈密河,再加上冬日裏的那場黑風暴帶來的肥沃土壤,在契丹人再次來收割哈密之前,鐵心源有希望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度。

一旦在這裏站穩了腳跟,就能把母親以及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接到這裏來,從而真正的開始掌握自己的命運。

橫山雖好,地處大宋和西夏之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發展起來,成為一個簡單的藏身地,已經是它的極限了。

每日清晨,鐵心源都會坐在一張椅子上,手裏握著一卷書,在清冷的朝陽下讀書。

每一個經過他身邊的人都會深深的彎下腰去,然後就會按照昨夜安排好的去幹自己該幹的事情。

鐵心源在他們的心中是仁慈的,是大公無私的,更加是睿智的,尤其是他手裏的書卷,更是讓這些人從心底感到敬畏。

不論是馬拉耕犁,還是新的生活秩序,都給了這群人顛覆般的認知,誰能想到,折斷鋼刀之後,只要稍微打磨一下,就能用來破開堅硬的土地。

兩匹馬一個人一天就能開墾出全族人一年都開墾不出來的土地,這該是神跡才對!

只有智者才能有如此點石成金的本領。

尊敬智者,是西域人由來已久的傳統。

馬希姆一群人不在,鐵心源就乘機讓鐵一他們從瑪瑙灘撿回來很多瑪瑙儲藏起來。

在戈壁上,春日裏總是有風的,一旦到了炎炎夏日,熱氣蒸騰之下,即便是戴上碳粉口罩都經受不住,更不要說那些找條手帕就要往進沖的人了。

一旦進去了,十死無生。

春天畢竟已經到來了,除了天山腳下的一片草原依舊是枯黃一片之外,在陽光下的土地,已經生機勃勃。

蒲公英早早就綻開了黃色的花蕾,在山腳下開的星星點點,沒有蜜蜂和蝴蝶,多少有些寂寞。

婦人們帶著孩子漫山遍野的挖鮮嫩的蒲公英,這東西不單是藥材,同時也是最好的菜蔬。

吃了一冬天的幹菜和肉幹之後,鐵心源開始發瘋一樣的吃綠色的植物。

只要是能吃的植物,他一種都沒有放過。

為了能讓這些綠菜吃起來可口一些,他甚至不惜用珍貴的糧食來釀造醋,用最好的豆子來曬醬油,雖然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還是固執的這樣做了,改變這些所謂的奴隸的口味,就是在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性。

當他們已經不習慣吃白水煮肉的時候,就開始考慮教會他們說大宋話。

不過,即便是老天保佑成功了,這個過程太漫長,至少需要到秋後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大多時候,他都隨便把綠菜煮煮就吃了。

炒的綠菜很少吃,主要是油脂太難得,鐵心源用羊油炒過一次,吃了一口之後,他就想到了死……

他不但自己狂吃綠菜,還逼著鐵一他們跟著自己一起吃,雖然,鐵一他們經過一個冬天的食補,身體明顯的看著強壯了很多,沒有進一步向老太太的形象發展。

身為武將,少了胡須不管咋麽看,都似乎少了一股子威懾力。

鐵心源的嘴唇上倒是長出來一層顏色稍微發黑的軟軟的絨毛,嗓子似乎也變成了成人的聲音,沒有了少男特有的公鴨嗓子之後,讀起書來能迷死一大片懷春的女子……

很多時候,鐵心源都會朝南邊看,那裏還有很多自己牽掛的人。

他甚至捉住過一只從南方飛過來的燕子,用手握住它說了一整夜的廢話。

天明的時候,燕子死掉了,鐵心源哀傷的把它厚葬在一片向陽坡上,就像是在埋葬自己的親人。

孟元直還在的時候,鐵心源多少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同時也充當孟元直的傾訴目標,兩人抱團取暖,孤獨這個魔鬼就變得不那麽可怕了。

很多時候鐵心源看不起孟元直,當然,孟元直在很多時候也看不起鐵心源,如果還有可以選擇的目標,這兩人無論如何都成不了好友。

沒得選擇之下,感情很快就越過了朋友這個程度,達到了一個類似親人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