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未老先衰(第2/2頁)

鐵心源猜想,乳山這地方可能在遠古時期應該是一座火山坑,地下水脈直通周邊的平原,這才形成了高處湧泉的結果。

撈了一把泉水,放進嘴裏,水冰冷而甘冽,是很好的飲用泉水。

鐵心源還來不及欣賞這裏的松濤和飛瀑,就發現巧哥以及水兒,福兒,火兒,玲兒一群人光著屁股蛋子跳進了水潭裏嬉戲。

被巧哥潑了一身水,鐵心源依舊不肯下去和他們一起玩耍。

母親跟著趙婉進了紫宸觀,到現在都沒有出來,他有些擔心了。

早就聽說大長公主清虛靈照大師是一個自幼出家的怪人。

一輩子都沒有嫁人的人自然是一個怪人了,即便是原來不古怪,三十年的類似幽禁的生活估計也會把人逼瘋的。

青燈古佛說起來很有詩意,其實是如何的淒苦只有自己人知道。

王柔花這些年要不是有一個懂事的兒子陪著,說不定也會發瘋的。

道觀附近被清掃的極為幹凈,地上還有掃帚劃過的痕跡,軟軟的細砂地面踩著軟綿綿的很是舒服。

只是墻壁未免過於高大了一些,只能看見一些玉蘭樹的枝頭從高墻上探出頭來,至於紅杏之類比較低矮的植物,根本就沒機會出來。

很有意思,院子裏總有一些腳上拴著竹管的鳥兒從裏面飛出來,有一只就落在鐵心源的身邊的枯枝上。

探手捉住那只根本就不怕人的鳥兒,解下竹管,從裏面掏出一張薄薄的紙片。

上面是一句話——觀外是何年?

看到這句話,鐵心源心中無名的生出一股酸楚之意。

取出炭筆在紙條的背面寫道:“慶歷八年七月十五日!”

寫完之後,又提起筆繼續寫道:“夏收已畢,秋蠶新長,農夫忙於野,農婦點秋菜,商賈負擔於長途,伶妓正試新歌,好花開遍,正是研磨胭脂時。”

寫完之後就重新把紙條塞進竹管,掂量一下手裏的鳥兒,直接就拋進了道觀。

道觀烏黑的大門緊閉,鳥兒可能飛走了,聽不見墻那邊有什麽聲音。

反正無事,鐵心源就背著手繞著高高的墻壁觀賞美景。

這一趟路走的其實很是值當。

才走了百十丈遠,他就撿到了兩個荷包,三只銀衣鉤,一支銀簪子,甚至還有一只繡著珍珠的粉色繡鞋。

多少都是些值錢的物事,這些物事裏面千篇一律的都裝著一封短信,希望撿到東西的君子能夠幫她們告訴家人,自己還活著,就在紫宸觀。

鐵心源打開地址看了之後,不由得苦笑搖頭。

其中三封是江南的,兩封是蜀中的,剩下的一封還是京西南路的……

鐵心源不知道怎麽樣才能把信寄去她們的家裏,連詳細的地址都沒有,這樣的信又能寄給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