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靖寇策(第2/2頁)

周士相特令從第二鎮抽一旅、第九鎮抽兩旅,第六鎮抽一旅,又清軍降兵編兩旅,新附由土官武裝改編新漢兵一萬兩千人合編太平軍湘西剿匪軍,共計六鎮4萬人左右。

剿匪軍成立之後,周士相又成立湘西剿匪指揮衙門,以軍部官趙四海為剿匪經略官,以第二鎮副將、蒙古人蘇日勒為副經略。剿匪衙門統一指揮六鎮剿匪軍,偏沅巡撫郭廓宇負責剿匪軍後勤供給、土人來附安置事。

根據周士相的意見,趙四海趕到駐地設於保靖南謂州的剿匪衙門後,及時總結各部先期剿匪經驗,結合大帥所擬剿匪策略,把大庸、永順、盧溪、鳳凰、辰溪等16個州縣劃為中心區,龍山、桑植等八縣劃為邊緣區,先集中力量進剿中心區土匪。

剿匪衙門同時廣泛組織漢土民夫青壯8萬余人,為部隊帶路、送信、送糧,配合搜山。在軍事進剿的同時,展開政治攻勢,向匪兵家屬解釋太平軍政策,動員他們勸親人下山交出武器自首,主動報告匪情。在此過程中,個別地區出現極端事例,拿匪兵家人要挾,若不來歸,則殺家人,致使數百匪兵家人無辜被殺。

政治攻勢最重要的一點是對來附土兵,即新漢人的團結和重用,其中曾於明朝有功的土兵得到了太平軍的重視,為其提供錢糧、衣甲兵器進剿。

上到土官土司階層分化,下到土人奴隸的分化,制定分區責任制,在太平軍的軍事和政治雙重打擊之下,很快,中心區進剿奏效。

10月至12月,太平軍攻克永順五連洞,生擒匪首土司麻海;在保靖野竹坪消滅清南謂都司羅國龍所率土匪三千余;圍殲盤踞芷江東北角的土司彭大麻子匪部四千余;合殲沅陵鳳鳴山一帶2000多名土匪,擒獲匪首龍嶺。除這些大匪外,又殲小匪十數部,斬級數千。至十二月底,太平軍共計斬殺土匪兩萬四千余人,解救漢人男丁六千余、婦人兩萬余。強制遷移土人三萬七千余,殺土人四萬余,主動來附土人七萬有余。

剿匪衙門統計,自湘西靖寇以來,共焚毀土寨125處,房屋數以萬間計。斬土官36人,綠營將領9人,潛逃清官25人。至十二月底,剿匪過程中,太平軍陣亡3900余人,新漢兵5000余。另有千戶以下將領18人陣亡,土官4人。

軍帥府及各鎮將領對於大帥調撥如此多的兵馬用於剿滅土司武裝頗是不解,若將六鎮兵用於貴州或湖南、湖北其余地方,短時間內定能繼續擴大戰果,甚至有望奪取兩湖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