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合縱(二)(第2/3頁)

不然,那稷下學苑和潁川學苑的資金怎麽來的?

他們師兄弟以及上百的弟子門人,是如何在這長安城裏,住得高屋大宅,出入車馬相隨,錦衣聯袂?

總不能就靠著那點博士官的俸祿和太學的津貼以及補助吧!

想到這裏,董仲舒的心裏其實是苦澀的。

若有可能,他根本不想要商人的錢,也不願意接收那些資質殘差不齊,品行也是高低不一的商賈子弟。

本來說好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結果,在現實面前,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在趨向於利。

就連當今天子,嘴上雖然不去談論義利,但實則,所作所為,很多時候,都是盯著利益走。

有利可圖,立刻就拋棄了嘴上的那一套,馬上就去做,倘若要賠本的時候,則斟酌再三。

董仲舒甚至聽說,如今的蘭台尚書,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計算投入的得失與產出。

好好的國家,漸漸淪為利益的殿堂。

偏偏卻又看上去正義凜然,仿佛神聖無比。

這真讓董仲舒有些看不太明白!

胡毋生也是擡眼望了一言董仲舒,師兄弟兩人都是尷尬的一笑。

“自元德二年,陛下行博士分級之制以來,天下博士在冊已近四百……”胡毋生拿起茶杯,聞著香氣,慢條斯理的道:“其中,八成為四百石、六百石及千石博士……”

這事情,聽上去似乎與如今的石渠閣會議無關。

但董仲舒知道,恰恰相反,兩者的關系非常密切。

通過博士官分級制度,當今天子實現了他最大的一個目標——打破權威和學術的壟斷!

在從前,漢家博士,地位清貴,尊崇,受天下敬仰!

但現在呢?

長安就有一個笑話:當你站在大街上時,看到儒冠者路過,拿個石頭砸過去,十之八九,必是博士。

這個笑話雖然誇張了些,但卻也不無道理。

當今天子通過不斷擴充博士的隊伍,讓博士這個頭銜爛大街,直接導致了曾經公認的權威和學閥的標志——博士體系的崩潰。

更進一步引發了諸子百家內部的紛爭。

在以前,那些小派系,小學派,要是敢唧唧歪歪,一位類似董仲舒或者胡毋生這樣的博士站出來,足以一錘定音,讓他們閉嘴!

但現在卻不行了。

天下大小學派之中,哪個學派沒有博士坐鎮?

你是博士,他也是博士。

頂多就是你的級別比他高。

但想要說教或者讓他低頭屈服,納頭就拜?

哪有那麽簡單的事情!

正是因此,谷梁、思孟以及重民才得以崛起。

而在以前,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谷梁?思孟?重民?算那根蔥?也敢與我口畫聖賢之行?談論義利之爭?

思想有多遠,給我滾多遠!

但現在,人家不僅僅可以與董子、胡子談論聖賢之行,口畫天下大事,更可以據理力爭,打著先賢的旗號,指點江山。

更有人就借著噴人和攻仵其他學派而崛起。

譬如,荀子學派,就是如此,從一個最初不過百來號人的小學派,發展壯大,如今已經號稱有門徒兩千,賢達三十六,影響力在燕趙地區甚至蓋過了公羊派!

而博士官的泛濫,在如今石渠閣會議即將舉行的當口,也就立刻成為了關鍵。

因為,可以肯定一點——石渠閣之中,非博士,休想在其中占據一個位置。

甚至即使是博士官,若沒有關系和門路或者足夠大的名聲,也是擠不進去的。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石渠閣地方狹小。

主體建築就是漢家皇室档案館和太史令的門署。

這兩個地方,向來是禁地。

特別是太史令門署,別說諸子百家了,便是天子,恐怕也進不去!

進去了,就是當面打史家的臉。

更會將自己擺到如同趙盾一樣的尷尬位置——您是想篡改史書呢?還是想掩蓋什麽呢?

如今的太史公司馬談雖然看上去溫文爾雅,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有人想要強闖太史令門署,那他必然寧死不屈。

即使是死了,他的繼任者肯定也會毫不猶豫的在青史之上留下:某某亂其史的備注。

所以,實際上可供作為會場的地方,就是石渠閣前殿以及周圍的廣場。

大概最多可以同時容納五百人。

而考慮到安保以及天子的尊嚴漢家的臉面,實際上能塞四百人已經是很不錯了。

而天子及其扈從,還有文武百官,列侯外戚,肯定至少占走一百個席位!

留下的三百席裏,黃老和墨家,至少也要占走一百席!

這是不用去想的。

黃老學是東宮兩位太後都非常尊崇的學問,特別是太皇太後,她老人家據說這些年就一直邀請黃生等黃老學巨頭入宮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