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刷新(第2/3頁)

這樣的,還是屬於沒有門路,已經被邊緣化的列侯家族。

他們只能靠著自己的子弟去拼,拿命去換軍功了。

而那些跟皇室關系密切,或者在軍隊裏本身就有著基礎的列侯家族,則立刻就開始發動所有人脈,拼命的做工作。

甚至還有人跟個小醜一樣,成天往宮裏跑,在宮廷貴人面前晃蕩,拼了的命吸引注意,想要博出位。

不止貴族們被深深震撼。

士大夫階級也遭遇了一場八級地震。

從前,漢家士大夫階級,主要是黃老派、法家和儒家三足鼎立。

其中,黃老派秉政但人少,而儒家人雖然多,嗓門大,奈何沒有權力,至於法家……從來都是皇帝本人意志的投影。

在對外政策方面,曾經,除了儒家的公羊派外,漢室士林之中,幾乎是一片主和之聲,聖母遍地走,白左不如狗。

這些年雖然經過劉徹的鞭笞和調教。

主戰派崛起,尤其是年輕一代,幾乎都成為了鷹派。

但士大夫階級的本身意志,卻還是保守的很。

畢竟,對官僚來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一直就是真理。

翻開漢興以來,歷代文豪和名士對秦亡的教訓的總結就知道了——大家都在埋怨秦始皇做的太多了,而秦二世居然不改邪歸正,還想多做事情,活該它滅亡!

卻沒有幾個人願意去真的深入思考,秦亡的根本原因。

哪怕是賈誼在這個事情上,也是淺嘗輒止。

不是這些人看不到問題的存在,也不是他們不知道原因的所在。

而是因為……

將東西都講出來了,以後還怎麽當官?怎麽做事情?

皇帝要是太精明了,我們怎麽好搞小動作?挖墻腳?

沒人希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出現一個太宗皇帝已經夠惡心的,再來一打,肯定就要官不聊生,國將不國。

所以,還是忽悠吧!

但現在,情況就又不一樣了。

年輕的考舉士子們,腦子更清楚,思維更活躍,做事更大膽,還更科學。

於是,升官如尿崩。

第一批考舉士子的前十之中,混的最差的鄭當時,都做上了關中某縣縣令。

而顏異更是成為標杆。

其余如主父偃、周遠等人,也都混的不差。

而漢家國勢蒸蒸日上,王師屢戰屢勝,天子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這就給了其他官僚,極大的壓力。

甚至,有許多人曾經在私底下腹誹說:當今用人,不以德孝,而單論以才幹,長此以往,吾恐國將不國,綱常顛倒!

一聽就知道,滿滿的都是羨慕嫉妒恨。

但高闕之戰結束後,伴隨著大量情報和消息,灌入他們的腦袋裏。

這讓整個漢室的官僚體系都為之一振。

現在,中國君臨天下,似乎已經是上天注定的事情了。

在這個情況之下,只要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清楚,世界已經完全不同了。

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已經拉開了帷幕。

只要抓住機會,抓住時機,那麽,誰說文官就不能成為諸侯?誰說士大夫便不能封建國家?

古有太公望,近有瓚候蕭何,中有商君。

都是鮮明的例子。

周武王說:予有亂臣十人。

而這十人,人人都在後來成為了宗周諸侯。

而那身毒和西域的地方,何止能安置八百諸侯?

一千八百,恐怕都夠!

這樣一來,士大夫們頓時就立刻煥然一新。

九卿們一覺醒來,忽然發現,自己的許多屬官,都一改過去懶洋洋,慢條斯理的毛病,開始兢兢業業的做事了。

更誇張的是,居然還出現了有人在休沐日都將公文帶回家辦公的奇葩事情!

這太可怕了!

而九卿們比他們的屬官還可怕!

九卿們似乎是一夜之間就領悟了怎麽做一個九卿的真諦。

他們一下子就變得奉公守法,鐵面無私。

少府卿桃候劉舍甚至一日之間,從少府揪出了十幾個貪汙、瀆職、私相授受的蠹蟲,親自將他們送進了廷尉大牢!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作秀,這是炒作,這是搏出位。

這也是官僚的天性了——假如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擺在他們眼前,那麽,誰特麽還去受賄?誰特麽去徇私枉法?

即使要貪汙,要徇私,那也得悄悄的來,隱蔽的來。

在表面上,無論如何,都要裝出一副兩袖清風,一心忠於王事,不偏不倚的模樣。

當長安的官員和貴族,統統刷新了自己的面貌後。

整個世界,似乎都為之一變。

百姓們幾乎是一夜之間就發現,貌似當官的,都變了。

市井之中,原本橫沖直撞,驕橫不法的紈絝子弟們,好像一夜之間就變了一個人,休說再跟過去一樣,將庶民視為無物,甚至幹出各種為人不齒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