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赦與罰(一)(第3/3頁)

大到幾乎沒有官僚和商人敢這樣去做。

但是,說到底,漢家依然是個封建社會。

既然是封建社會,就存在階級和社會等級。

這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實。

士農工商的地位,也從來不平等。

不過,中國式社會和政治結構的好處就在於,上下的流動渠道是暢通的。

哪怕後世南北朝玩所謂的九品中正制,尚且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事情。

至於現在,只要肯努力,有上進心,願意拼搏,自行伍而起,成為列侯,起於微寒,最終出入朝堂的例子,也是無數。

但,不包括司空城旦。

司空城旦的悲慘命運,在馬邑之戰後,才稍微改善了一些。

但依然沒有人權,只是從一次性使用的賤民,變成了可以挽救的賤民而已。

而現在,劉徹通過高闕會戰大勝後必然會大赦天下的機會,給與了他們徹底的解放。

只要是劉徹即位後,沒有犯罪記錄,同時勤勉做事的人,全部在赦免範圍之內。

他們的身份從此脫離了最可悲和最卑賤的司空城旦之屬,轉變成為了受到法律保護,擁有尊嚴和人格的庶民。

同時也從此具備了當官、讀書、入伍的權力。

當然,那些劉徹即位後,還留有犯罪記錄,或者沒有認真工作、改造的家夥,留著也是沒用!

畢竟,司空城旦雖然非常可悲,可憐。

但俗話說得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漢室的司空城旦群體,除了大量的被牽連的無辜者外,還有許多本身十惡不赦的罪犯和無可救藥的渣渣。

這樣的人,不值得為他們浪費眼淚和力氣。

劉徹轉過身去,望著劉邦的衣冠,接著道:“今朕永思孝道,感佩祖宗功績,憫天下老夫老母,其詔,令復天下年五十以上老者!”

這也屬於漢室的政治正確。

尊老養幼,撫恤孤寡,是貫穿了整個漢室王朝的傳統。

自劉邦至今,歷代天子都會詔赦或者賞賜老者,免除他們的賦稅、徭役,賞賜酒肉布帛。

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劉徹現在發放的這個大禮包。

復天下年五十以上,這句話的意思在漢代等於年紀在五十以上的老人,從此可以免除一切徭役,而這在從前,一般要到六十歲,先帝在位時改為五十六歲,已經屬於潑天一樣的仁政了。

但劉徹現在大手一揮,再次發放福利大禮包,將百姓的退休年紀再次提前六年。

不過,這與劉徹的政治思維和執政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假如有好處,必須跟全民分享。

而高闕之戰,得到的好處,很顯然足夠劉徹可以發放這個大禮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