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2/3頁)

“今天,諸君將我軍戰死者的遺骸盡量清理出來……”郅都對左右的官員吩咐:“明日,吾將親帥全軍將佐,為陣亡將士入殮!吾將親自上書陛下,請將諸將士遺骸,葬入茂陵!”

這些英雄值得陪葬帝陵,與天子同在,永享祭祀的榮譽!

在過去,陪葬帝陵,這是只有高級貴族和兩千石以上大臣才有的資格。

但今上即位後,修改了這條規則。

今上,準許了大量的義士、英雄,陪葬霸陵和陽陵。

特別是吳楚之亂中死王事的官吏、士兵,都被準許陪葬陽陵。

還特地在陽陵之南,背陰之地,為這些官吏、士兵,單獨建立了一個陵園。

這是現在漢家天下百姓心裏的最高榮譽。

陪葬帝陵,不僅僅意味著可以得到國家祭祀,更意味著自己的先人在九泉之下依舊能得到先帝的庇佑!

更是一種拉近劉氏和天下官吏、百姓之間距離的辦法。

畢竟,皇帝高高在上,尋常人連見都見不得。

在以往,哪怕你對皇帝再忠心,皇帝也不知道啊。

而且,對中國的貴族士大夫以及百姓來說,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

社稷是劉氏的社稷,與多數人,還真是沒有什麽關系。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但,假如某人的先人,葬在帝陵。

這就不同了。

這意味著此人的祖先與先帝同在,這意味著此人既是皇帝的家臣,家兵、家官。

這意味著,忠臣和義士,不用在擔心皇帝不知道你。

忠臣義士死後,無論高位高低,只要具體事跡被確認,就可陪葬帝陵。

死後依然追隨自己的君王,在九泉之下,輔佐和侍奉。

上次馬邑之戰的戰死者,就全部被準許入葬茂陵。

天子親自參加了戰死將士的葬禮,還下詔賜予這些將士每人一件冥器,準許他們在九泉之下,依舊為其臣子。

同時準許這些人的家族,在他們的靈位上,銘刻上一個“禦”字。

這極大刺激和鼓舞了漢軍的士氣。

此時,郅都將這個事情說出來,也算是一種安慰和告慰。

將收斂戰死者遺骸,同時裝殮的事情視察了一遍後,郅都回到漢軍大營,等待他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首先就是要接見那些投降的夷狄。

此戰,漢軍重創了匈奴兩個萬騎(休屠部族和須蔔氏族),徹底殲滅了當屠氏族的萬騎,繳獲了當屠氏族的大纛。

同時逼降了渾邪部族的萬騎,另外還有上萬夷狄投降。

這些夷狄,都是先前被驅趕來的炮灰。

模樣有些怪異,既不像匈奴,也不像中國人種。

據他們所說,他們是被匈奴滅亡的大宛遺民。

同時,他們跟大夏王國有些關系。

大宛什麽的是哪個犄角疙瘩的夷狄之國?郅都不知道。

但這大夏就不得了了!

劉氏遺落在外的親人啊!

當今天子甚至說過“不復大夏,朕妄為人子,愧對先帝及列祖列宗。”這樣的話。

所謂皇帝動動嘴,臣子跑斷腿。

君王的意志,既是大臣的目標!

所以呢,郅都直接無視了大宛人的樣貌,反正,這個事情是天子要去考慮的問題。

大宛人既然跟大夏有那麽一點點關系,那就留下來吧。

正好漢軍也需要大量的免費勞動力。

至於那渾邪王的投降,倒是有些意思。

作為漢室高層,郅都當然知道,大鴻臚公孫昆邪這些年一直在致力於說服渾邪部族歸漢。

甚至將此事列為了大鴻臚衙門的重點工作。

而現在渾邪王降了他郅都。

“公孫老兒,估計要跳腳了……”郅都在心裏笑了一聲。

但公孫昆邪的意見和態度,無足輕重。

大鴻臚衙門甚至都已經快被排擠出九卿了。

今天的漢家,武人當政,像大鴻臚這樣的衙門,已經可有可無了。

沒看到考舉士子寧願去基層,也不願意被分配到大鴻臚衙門養老嗎?

所以,郅都也只是一笑,就沒有理會公孫昆邪可能的反應了。

倒是那渾邪王,一見到郅都,就跟見到親人,當場就跪了下來,叩首拜道:“外臣敬拜上國衛將軍,恭問漢天子聖安!”

此人的表現,郅都並不意外。

不過,渾邪王的投靠,意味著,漢軍在草原上撬動了第一塊木板。

馬邑之戰中樓煩王的投降,到現在,渾邪王也降了。

匈奴在幕南的支點已經崩塌了一半。

甚至可能在諸部族中營造出“匈奴失其鹿”的假象。

這對漢軍和漢室是極為有力的!

一個團結的草原,是很難對付的。

但一個分裂的草原,卻是很容易就能擊敗和控制的。

當年的秦庭能鎮壓世界,也跟草原上四分五裂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