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換皮(第3/4頁)

漢太宗孝文皇帝的除誹謗令,限定的對象可是只有不識字的農民……

所以前世顏異反對鹽鐵官營,給張湯上了點眼藥,這些都沒能動搖他的地位。

但是,當顏異跳出來質疑小豬的白鹿皮幣,認為這個東西是錯誤的時候。

他就被腹誹了。

劉徹記得很清楚,張湯是這麽給顏異定罪的:這貨居然在聽到有人評論陛下的詔命的時候,沒有說話,嘴唇卻動了,這肯定是腹誹啊,應該處死!

然後顏異就被處死了……

堂堂大農令,兩千石大員,就這樣憋屈的被殺了。

滿朝上下,卻沒有一個人敢幫他開口。

因為,顏異破壞了潛規則——天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怎麽可能會有錯?肯定是你錯了……

而等到小豬把天下搞的民生凋敝,海內怨望四起,就查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了的時候,一道罪己詔,就將一切都消弭於無形,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當今天子都承認自己錯了……

那老百姓也就覺得值了,也認為天子知錯能改,果然是聖天子……

所以,可以預料,這次的儒家,特別是魯儒派系,要被劉徹坑死了。

敢在這試卷上說劉徹某個政策錯誤的家夥,給自己買棺材倒不至於,但這輩子,別想做官了,卻是肯定的。

王溫舒的提供給劉徹的答案,頗有些劍走偏鋒的意味。

這貨看得出來,還是有些墨水的。

他先是舉了桀紂和幽王的那幾個著名罪行,什麽酒池肉林啊,炮烙啊,烽火戲諸侯啊,然後再拍了劉徹的馬屁,列舉了劉徹登基後實行的仁政和國策,說劉徹的政策,已經是能與三皇五帝的仁政並列的大大的好政策。

然後他就話鋒一轉,提到了劉徹擔憂的子孫不孝的問題。

他說國事崩壞,一般是吏治先開始。

所以,漢家江山萬萬年,陛下您雖然已經打好了根基,但,還需要在吏治上做一些小小的補充。

到這裏就露出了王溫舒的屁股了。

他向劉徹建議,應該準許官員的下級,向廷尉和丞相舉報上級的不法行為,還要鼓勵百姓狀告那些不法官員。

對於貪贓枉法之人。

王溫舒的建議是:殺一儆百!

發現一個就殺一個,以後肯定就沒有貪官汙吏了,這樣漢家社稷就可以萬萬年,永永無期。

這就是劉徹為什麽說他江湖氣太重了的緣故。

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天朝太祖敢這麽對官僚階級下刀子啊!

其他的帝王都是收買拉攏。

當真以為其他皇帝不想學?

非也!

實在是力有未逮啊!

況且,明太祖朱元璋殺的官吏膽寒,結果是什麽,被人罵了一萬年,同樣的還有天朝太祖,一生辛勤,結果又是什麽?

劉徹還沒高尚到會為了人民之類的高大上理由,去賭一把的程度。

不過,話又說回來,王溫舒的這個回答還是很符合劉徹心意的。

對官僚階級,有時候太客氣,人家就會騎到皇帝脖子上拉屎拉尿了。

譬如宋朝的文臣,明朝中後期的文官集團。

皇帝只靠施恩,可沒辦法讓人心悅誠服,關鍵還得有一把刀子懸在官僚們的脖子上。

劉徹需要王溫舒這樣敢殺人能殺人的臣子,去幫他殺掉一些吃相太過難看的官僚,震懾一下那些胡作非為,以為自己是土皇帝的地方豪強。

用漢宣帝的話說,這是“漢家自有制度,以霸王道雜之”。

用劉徹理解就是手拿刀劍,口吐仁義。

“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山姆大叔,確實已深得統治精髓……”劉徹在心裏感嘆著。

這樣想著,劉徹將王溫舒的卷子放到一個寫了華陰縣的簽擋中。

盡管考舉還有兩輪才算完成,但王溫舒僅靠這篇策論,在劉徹眼中就已經可以保送到第三輪了。

相應的,他的起點,也就比別人高了。

華陰縣還缺一個四百石的尉丞,劉徹決定讓王溫舒去幹上一幹,順便磨礪一下他。

要知道,華陰,那可是關中出了名的官吏險途,當地宗族勢力強大,甚至有宗族就是從秦代就一直生活在當地的地頭蛇。

漢興以後,劉邦又安置了一幫山東老兄弟在當地。

這些山東老兄弟現在雖然死的差不多了,但他們有子孫啊!

這些功臣後代,從龍將士的後人,雖然已經不能享受祖輩給他們的特權,但發起瘋來,動不動就我爺爺我爹當年跟太祖高皇帝如何如何,而且這些人與長安的列侯勛臣集團,有著千絲百縷的聯系,這些人常常不是某位列侯先祖的心腹之後,就是他家家臣之子,甚至有人的母親、奶奶什麽的,就是某位大人物的乳母。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陰等幾個山東老兄弟後代聚集的地方,簡直就是一般官吏畏之如虎的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