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頭名之爭(第2/2頁)

實在是劉德的理由太霸道了。

當此之時,身份家世或許還不如後世三國兩晉那般為人看重,但沒有一個顯赫的家世,確實也很難讓人信服。

不說別的,現在想要當丞相,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先為徹侯。

不為徹侯不可為相,這是漢室政治的潛規則。

話都這份上了,張湯、汲黯、劇孟也不是笨蛋,馬上就知道了,自家的殿下已經有了人選了。

於是三人對視一眼,然後心照不宣的齊齊叩首道:“臣等愚昧,不能遠見萬裏,無以佐殿下之明,臣等惶恐,伏請殿下賜告,以解臣等之惑!”

劉德矯情了一下,道:“卿等皆佐國之才,我倚重為長城之幹臣,豈可如此自謙,其令再舉之!”

若是在太宗孝文皇帝沒有登上政治舞台前,汲黯等人說不定就真的信了。

可惜,當年劉德的祖父在政壇上的表演教育了天下人:在君主面前,要聰明一點。

三人於是再次拜道:“臣等委實愚鈍,不能分辨鴻鵠於燕雀之中,伏請殿下明示!”

劉德扭扭捏捏了一會,道:“我以為濟南國顏異可為第一!”

說這話的時候,劉德特意看了一眼張湯,可惜,沒在張湯臉上看出來什麽。

他接著解釋道:“顏異乃顏回第十一世孫,家世清白,文字清楚,且素有賢名,列為第一,我以為當是可以的!”

當然這只是紙面上的原因,真正的情況是,吳楚將反,而儒家在故齊之地影響極大,齊國故地之上,十個知識分子裏有九個是儒家的人,取顏異為第一,有助於收買人心,鞏固漢家統治。

而且,顏異此人人品道德都是一流,經濟意識也不錯,前世顏異主持大司農,秉政廉潔,堅持立場,算得上是儒家裏為數不多的實幹派,是能真正彎下腰去檢視民生的大臣!劉德認為,他有宰相的資質!

“今生希望張顏兩人能和平相處吧……”劉德心中想著。

他也並不怎麽擔心顏異跟張湯再鬧到一定要分個生死的地步。

前世顏異之所以得罪張湯,是因為他固執己見,排斥張湯推行的經濟政策,譬如白鹿幣……

劉德不是劉徹,自然不會傻到相信真以為靠一個皇室的名頭,就能讓一張鹿皮價值百金、千金了。

張湯三人相互看了看,選了個儒家的人,他們心中雖然不爽,但顏回的名頭夠大,而且最重要的是,既然張湯是法家,汲黯是黃老派,那他們兩個也不覺得再加一個儒家進來有什麽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