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人頭(第2/4頁)

幾位侍郎,要減兩位尚書一等。

兩位尚書,要減怡親王一等。

雖怡親王行事謹慎,在保舉朝臣方面向來不怎麽參合,可該留出的缺還是要留出來。

總共需保舉二十六個人頭,曹颙估算一下,自己分到的人數在四個上下。

因此,曹颙點點頭道:“兩個沒問題,再多怕是費勁了……難得有出京的差事,我想讓元松出去見識見識……”

十六阿哥點頭道:“他官職身份也在合得上,孚若還要提挈其他人不?若是有的話,爺向十三哥那邊打聲招呼也行……”

曹颙搖搖頭,道:“暫時沒什麽人選……我還留了一個缺,盡夠使了……”

說到這裏,他倒是想起李孫兩家。

孫家還罷,孫文成已經起復,孫禮也出仕,即便不能立時翻身,日子也過得去。

李家那邊,李煦是罪余之人,李鼐除了功名,只有孫輩在內務府當差。

只是內務府與六部到底隔得遠,差事不好混在一處,要不然的話曹颙倒是真想拉扯兄弟一把。

“李家那邊,我們老太太常惦記……若是李諾兄弟兩個能差遣,還請十六爺照拂一二……”曹颙道。

提及這個,十六阿哥有些不耐煩,道:“難道李家只是孚若親戚,不是爺的親戚不是?只是他家那位老太太,委實是沒譜的……爺這幾年,沒少照顧李家,否則兩個罪臣之後,也不會在內務府立住腳跟。誰還虧待了他們不曾?卻是不知足,每次去給太妃請安,都要哭窮道苦。又是在十五嫂跟前,連爺都跟著臊的慌……”

誰家都有兩門這樣的親戚。

十六阿哥所說的,就是李煦的繼妻王氏。

王氏與密太妃是堂姐妹,能養出李鼎那樣的精明兒子,並不是個愚鈍的。

只是她死了親生子,對後來歸宗的兩個雙胞胎孫子也不甚親近,一味愛財。

不只去十五貝勒府尋密太妃道苦,就是在曹家這邊,也沒少嘮叨。

李氏念她上了年歲,並不與之計較,每回過來,都沒有叫她空手,多少也有貼補李家之意。

不想,王氏得了銀錢財物,回去後都做了私房,半文也不再撒手。不僅待李鼐這房兒孫沒什麽情分,即便待李講、李證兩兄弟,也沒露半點慈愛。

一來二去,李氏心中不耐,就吩咐李家這邊的小輩直接過來請安。

她這邊預備的東西,也不再經過王氏之手,直接點名給侄兒、侄孫們。

見十六阿哥連李諾、李語兄弟都遷怒上了,曹颙只能道:“老的糊塗,小的這兩個還算明白……李諾孝順,早年北上侍疾,留了病根……李語承繼到我家老太太這一房,小兩口都是本分老實……我們老太太難免多惦記一些……”

十六阿哥聞言,神情漸舒緩,道:“也是不容易,內務府上下,多少人伸手……李家這兩個生於富貴鄉,家境一下子落下來……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換做其他人,既過了窮日子,怕要將銀子當成命根……這兩個,卻是本本分分的,沒有給爺抹黑……”

曹颙點到為止,便不再啰嗦,就此岔開話去……

等回到衙門,曹颙便叫來蔣堅,與之說起保舉官員南下之事。

曹颙不結黨,世交子侄到出仕年歲的有數,並沒有什麽想要提挈的人。那兩個保舉名額,一個是給左住留的,一個則是打算留給蔣堅。

蔣堅是江西人,南下辦差的話,也算是衣錦還鄉。要是蔣堅走了一遭,有了出仕之心,曹颙也能回報一二。

曹颙總覺得,對於精通刑名律法的蔣堅來說,不出仕實在浪費一身所長。

蔣堅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大人好意,學生心領……只是這樣的機會,對年輕人更有益處,學生就不浪費這個人頭……等到什麽時候,大人這邊真能歇下來,我再帶著妻兒回鄉風光也不遲……”

曹颙無奈,只得作罷。

他心裏已經打定主意,等到將堅離京的時候,定要給他捐個高品級的頂戴。

畢竟,這個世界是官本位的世界。

蔣堅身為幕僚師爺,在自己身邊還罷,離了自己,就什麽都不是……

將到落衙時分,曹颙打發人去給左住傳話,讓他過來隨自己回家用晚飯。

左住老實聽命過來,還以為義父這邊有事吩咐,沒想到說的卻是出京辦差之事。

他不禁有些雀躍,又有些遲疑:“義父,什麽時候出京?”

“現下才議人選,總要預備幾日,趕得上你大哥婚禮。”曹颙笑著說道。

左住聽了,這才咧了嘴笑:“去江南好,若是有機會,還能去見二弟……”

雙生兄弟兩個,落地就在一處,還是頭一次分開這麽久,難免想的慌。

曹颙見狀,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

以左住、左成的資歷,若不是趕上江南的機會,多是要熬滿年限才能升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