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鎖拿(第2/2頁)

伊都立向來心寬,這些日子跟著曹颙忙活,都忘了之前上折子的糟心事。

現下一個將軍、一個左都禦使牽扯進來,他難免有些驚慌。

看來除了宗室的旗主王爺,他又將關外這些武官給得罪了。

噶爾門是個多爽快的人,這些日子配合他們防洪也十分到位。大家夥還吃過幾次酒,說話很是投契。

雖曉得皇上可能會借題發揮,可沒想到來的這麽塊。

要是等到防洪結束,報功折子上,噶爾門的位置,絕對在前五。那樣的話,即便他有“失察”之罪,也好將功補過。

曹颙的心裏,卻是踏實了。

噶爾門是誰?與傅鼎一樣,是潛邸侍衛出身,雍正心腹重臣,否則也不會讓他任奉天將軍。

尹泰呢?名臣尹繼善的老子,雍正朝大學士,雖說現下還在左都禦使的位置上。

雍正即便對奉天軍務不滿,也不會真心發作這兩人,多半是“隔山打牛”。

鄂齊該說的說了,又隱晦地提了幾句。

關於噶爾門被鎖拿,下邊的人有些傳言,同伊都立有些幹系。

伊都立垂頭喪氣,覺得辯無可辯。

他雖沒有直接在折子上噶爾門的不是,可今日這個結果卻是因他而起。

曹颙卻察覺不對,若是鄂齊說的是伊都立的那個折子,這傳言中怎麽會有“私怨”二字。

“私怨?說是因伊大人與噶將軍的私怨?”曹颙皺眉道。

伊都立後知後覺,疑惑道:“我同噶將軍有私怨?什麽私怨?”

鄂齊也聽出不對,道:“衙署裏傳言,伊大人看上將軍府的執酒女婢,向噶將軍討要不成,心存怨恨方彈劾噶將軍……”

伊都立聞言,哭笑不得,這都哪兒跟哪兒。

曹颙還是頭一遭聽說此事,想想伊都立的脾氣,望向伊都立的目光就有些古怪。

伊都立滿心委屈,對著曹颙冷哼一聲,道:“你不用看我,同你也脫不得幹系。”

這其中有內情陰私?

鄂齊覺得頭上的汗又出來,忙尋了個由子告辭。

他之所以巴巴地來官驛報信,就是想要驗證一下流言真偽。

這些日子,因防洪之事,大家雖彼此相熟些,可多是面子情。

鄂齊有心奉承這兩位,想要走個門路,謀個翻身。可他有沒同二人打過交道,要是他掏了大銀子,這兩位拿了銀子不辦事,鬧得一場空,那才是雪上加霜。

今日聽了伊都立彈劾噶爾門落馬的傳聞,他本是不相信的。

噶爾門可是皇上身邊的老人,實權從一品將軍,同他們這些養老的盛京尚書不同。

伊都立再狂傲,也不至於因個婢子之爭,就壞了一個實權大將軍的前程。

看方才那兩人的反應,那“彈劾構陷”之事像是傳言。

可伊都立最後那一句是什麽意思?

難道其中不僅有內情,而且還同曹颙相幹?

伊都立是拉皮條的?

想要美婢的是曹颙?

鄂齊覺得想的腦門疼了,一會兒覺得這兩人背負皇命,不會那麽放蕩不羈;一會兒又覺得寡人有疾,是男人的通病,實不算什麽……

……

官驛中,小廳。

曹颙不解地道:“大人方才說噶爾門之事同我相幹,到底是怎麽回事?”

伊都立攤攤手,無奈道:“哪有什麽討要婢子之事?是前些日子,在噶爾門那邊,同幾個武官吃酒。聽說我身邊只帶了小廝,噶爾門就說將旁邊倒酒的婢子送我……人情應酬,送婢贈仆本是尋常事,不過我想起孚若的話,咱們的盛京的一舉一動,怕是都落在皇上的眼中,就婉拒了噶爾門的好意。他以為我不領情,嚷來嚷去的,還是我罰酒三杯,主動賠情才抽身出來。又不是什麽大事,便沒有同你提。沒想到,今兒出來這樣的傳言。不用說,定是噶爾門那些手下。那天席面上有不少人,離的遠的,不知詳情,看到噶爾門吹鼻子瞪眼,以為我們有爭執也不意外。”

曹颙聞言,送了口氣道:“大人做的沒錯……即便不在軍中,並無戒女色的要求,可這個時候,大人真要受了美婢,那十分的功勞也減了八分……”

伊都立皺眉道:“至於麽?盛京周邊護的跟鐵桶似的,出不了的什麽大事?皇上哪裏會如此苛求?”

曹颙道:“盛京無事,江南呢?大人仔細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