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發現(第2/2頁)

這樣也好,家和萬事興。

老太太赫舍裏在旁,看到媳婦如此,亦輕輕地點了點頭。

待給長輩奉了茶,又見過福僧阿的幾位弟弟妹妹,兆佳氏又叫人帶府中幾位姨娘進來。

站在姨娘裏第一位的,就是府中大姑娘、二姑娘的生母楊氏。

看到楊氏那瞬間,李香玉有些晃神,只覺得面善得緊。

覺得面善的,何止李香玉一個。

楊氏面上笑得溫煦,袖子裏的拳頭卻攥得緊緊的。

如何能忘了是誰害的她家破人亡,是誰害的她背井離鄉、流落京城,是誰讓她墜入深淵,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若非遇到伊都立,若非伊都立是個心軟的,怕是她早就命喪京城,骨頭渣滓都化得差不多。

可入了學士府又如何,身為妾室,哪裏有當年做當家奶奶來的自在?

她本以為往事,早已塵封,但見到李香玉卻是一下子全想了起來……

……

曹府這邊,初瑜亦同丈夫提起香玉。

“玉姐兒比天慧還小兩個月,這都出了門子,天慧的親事可不好再拖。老爺想留閨女多在家兩家是好事,可說親可要趕早。要不然過兩年,年齡相當的再被旁人挑揀了去。”初瑜道。

曹颙曉得妻子著急的緣故,新年過後天慧就十五歲,是當該說人家。

“這事急不得,難道咱們家的寶貝閨女還愁嫁不成?”曹颙笑道:“離天慧及笄還有好幾個月,咱們慢慢相看。未必就要找年歲相當的,大上幾歲也無妨。”

初瑜見丈夫松口,臉上也帶了笑。

誰說他們家的閨女不愁嫁,以丈夫對女婿人選的挑剔,怕是想要尋個入眼的也不容易。

早早地相看,挑出幾個合適人選,同丈夫好好商議,這也是不短的時間。

最好的計算是,尋到合適的人選,等到媳婦進門,就給天慧定親。

再留上兩年,女兒身子長結實了,再遣嫁……

不知是不是曹颙又開始喝藥的緣故,咳症漸漸好轉,到了除夕這日,幾乎與常人無異。

李氏見狀,直念“阿彌陀佛”,府中過年的氣氛頓時也熱烈起來。

原本因不放心兒子,已經決定取消江寧之行的李氏,又被曹颙說動。

這一年的春節,對曹颙來說,就是眨眼而過。

他在心裏默念下自己的年紀,虛歲三十五,就要奔不惑。

不知是不是兩世為人的緣故,他只覺得心境已經蒼老,再沒有年輕人的沖勁與活力。

對於不能進兵部的失落,也早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甚至覺得慶幸,因這場大病,使得自己想通透許多。

以往只說無欲則剛,其實只是打著那個旗號而已,心裏未嘗沒有為居人臣之首的想法,否則也就不會盤算著自己如何立功勛,如何入閣。

可那樣的話,累死累活不說,還要常伴君側,戰戰兢兢不敢有半分不小心。

如此,真的是他想要的?

自己所要,不過是隨心與自在。

借著人在病中的由子,他正好避開新年繁瑣的待客交際,隨手從書房拿了一本書打發時間。

拿的正好是《金剛經》,雖說家中母親與妻子都是信佛的,可曹颙心裏本不以為然。

早年也是曾讀過佛經的,覺得其中許多道理說不通。

現下靜下心來看進去,曹颙總算是明白什麽是“口吐蓮花”。

只要是佛祖想要的,只要是佛祖想說的,就是有道理的,其他“反動派”不是被點化,就是被超度。

偏生佛祖還擺出慈悲嘴臉,誘使眾人吃了虧還覺得自己個兒占了便宜。

同佛經相比,早年在清涼寺看過的《佞臣傳》、《名臣錄》之類的官場教科書就顯得小兒科。

曹颙終於明白佛教東侵、道教勢微的緣故,無他,只是佛家畫的餅更大。

道家求今世長生,佛家求轉世。

天下哪見不死的活神仙?謊話自然難成真。

下輩子的事無人知曉,假話也就成了真話。

曹颙初是覺得好笑,後來也漸漸有些入迷。

除了《金剛經》,曹颙一口氣又看了《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等佛家典藏,收獲頗深。

他覺得自己這下才得圓滿,終於擺在自己位置,也曉得自己的欲求……

……

數日後,養心殿東暖閣。

雍正看著手中的書單,臉上神情莫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