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 合計(第2/3頁)

天佑、恒生見狀,不免擔心,神情之中便帶了不安與關切。

這一通咳下來,鼻涕眼淚都出來,曹颙不願意兒子們見到自己狼狽模樣,擺擺手打發他們兄弟兩個下去。

曹颙不愛吃甜食,每日就喝百合人參潤肺湯這道藥膳。

湯是早就熬好的,在小廚房的爐子上溫著。

見丈夫咳得厲害,初瑜忙使人端著一碗湯過來。

曹颙幾口飲盡,方覺得嗓子沒方才那麽癢。

初瑜拿了個扶枕,放在丈夫身邊,讓他歪著,面帶愧色道:“是我的不是,不該在孩子們面前說這些內宅陰私。”

曹颙笑著搖搖頭,道:“有什麽不當講的,他們是孩子,也不是孩子。我只要他們好好的,從沒想過要教他們成為君子。為什麽君子前面常加了個‘偽’字,那是因他們所行所為損己利人。可人性本惡,誰又能真的沒有私心?如此違背天性,所圖更大,到了最後許是更大的損人利己,倒是比小人還可惡。不過世人多愚昧,偶爾扯張君子大旗也不賴。”

這一番小人君子論,聽得初瑜失笑。

她聽出丈夫有自嘲之意,可她無論如何,也不認為丈夫是小人。

不過老太太對養了十幾年的嗣子這般絕情,確實令人意外。

或許寧家族人那邊看來,是寧四爺不知好歹,出繼後還惦記本家。

這樣的舉動,是不合時宜的,不合符規矩的。

在寧四爺親生父母那邊看來,兒子孝順,出繼後也不忘拉扯清貧本家;站在寧老太太立場,寧四爺此舉,就是慢待嗣母,拿著自家東西貼補親戚,委實不孝。

按照規矩,寧四爺既出繼,就只是寧老太太的兒子,違逆嗣母之意,孝順旁人自然是大錯。

初瑜嘆了一口氣,道:“寧老太太這一番鬧騰,可憐的不是寧四,也不是左住、左成,而是寧四太太留下的一雙兒女。長子才四歲,小的這個才落地。如今鬧成這樣,寧四生身父母兄弟那邊,不知會不會遷怒到孩子身上。”

曹颙聞言,冷哼一聲,道:“他們還有臉遷怒?若是當初舍不得出繼兒子,族裏選人時,他們不參合,誰還能強按著?不顧兒子在中間為難,為了貪念,以生養之恩逼迫永亮為他們謀利,哪裏有這樣的父母?若是真心疼愛寧四,會舍得給他找這個麻煩?不過是使勁盤剝不在身邊的這一個,想要貼補養在身邊那幾個而已。這天下偏心的父母,又不是只有他們一對,只是這般沒廉恥,將媳婦都逼死的,還真沒幾個?寧四早先愚孝,不明白這個,過些日子再看,總會認清他們的嘴臉。”

初瑜聞言,不由奇道:“到底是親生骨肉,怎麽會是有意算計?”

曹颙道:“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十個指頭,還有長有短。去年左住、左成歸宗前,我使人打聽寧家之事,對寧四父母那邊的情形也知曉一二。因生寧四的時候,他生母難產,所以對這個小兒子就有些不待見。寧老太太早年挑嗣子時,還是他們夫妻主動向族裏推薦的寧四。不過是為了貪圖當時的兩百兩銀子謝禮。”

初瑜聽了,不忿道:“那不就是賣兒子麽?”

夫妻正說著話,就聽到廊下傳來說話聲。

就聽丫鬟隔門稟道:“老爺,太太,姑娘來了。”

曹颙聞言,坐起身來,臉上帶了幾分期待,望向門口,道:“進來。”

初瑜見了,難得地帶了幾許忐忑,道:“要不,明兒我也下廚試試?這兩年真是懶了,好些日子沒進過粗廚房。”

曹颙忙擺擺手,道:“還是算了,你每日打理內務,多少事需要操心。閨女真是當成小愛好,我也就梗著捧場。”

天慧這幾個月正學著下廚,曉得父親不愛喝湯藥,便每日換著法子做藥膳。

不管味道如何,見女兒這般孝心,曹颙喝得歡喜。

這會兒功夫,早有丫鬟挑了簾子,天慧打外頭進來,後邊跟著個提食盒的小丫頭。

看到女兒身上只穿著件灰鼠皮舊褂,初瑜不由皺眉,道:“怎麽沒穿新給你添的那兩件直毛大氅?眼看就過年,凍著可怎麽好。”

天慧笑道:“不過幾步遠,哪裏就累著女兒了?”

初瑜曉得女兒的脾性,是幾個孩子中最隨曹颙的,不愛奢靡之物,穿戴只求舒適。

初瑜往年也多順著女兒心意,一邊將好東西都收攏起來,給女兒留作嫁妝;一邊任由她喜好,為她裁制顏色雅淡,不料舒適的衣裳。

今年卻是不同,她要帶女兒出門,自是不能讓女兒落了身份。

加上天慧雖十四歲,已經跟初瑜差不多高,身量已經長成,用什麽好材料都不浪費。

初瑜便從嫁妝中挑出兩塊極品皮子,一塊火狐,一塊藍狐,給女兒制了兩件大氅。

火狐的那件還好,只要出價高,外頭也有賣的;藍狐皮那件,卻是俄羅斯才有,是早年俄羅斯使臣進京時作為貢品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