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道之爭(第2/3頁)

長生所謂去江寧做官的話,李氏只當玩笑,沒有對長子說提,不過心裏到底存了幾分指望。

回了梧桐苑,初瑜也提起李衛的禮,說起李氏心情甚好。

“都是江寧土產,老太太曾念叨過的東西,李衛有心了。”曹颙道。

初瑜抿嘴笑道:“這零零碎碎的,哪裏是李衛能預備下的?聽說李家那位二太太是個賢惠仔細的人,多半是她的手筆。”

曹颙聽了,點了點頭,道:“既是皇後身邊侍候過的,賢惠不賢惠的不好說,仔細定是有。”

初瑜輕哼一聲,道:“只是這二太太過於賢惠,當家主母可就只能做擺設。”

曹颙聽妻子話中對李衛將家務托給二房妾室的行為不滿,不願她對李衛有所誤解,道:“你就放心吧,李衛行事素有俠義之風,不是那種寵妻滅妾之人。只是他二房的身份在那裏,讓其當家理事,也能安那位的心。”說到最後,已是壓低了音量。

李衛要在京城暫留一段時間,等到萬壽節後才回南邊,曹家的回禮倒是不急。

李家在京城雖沒留什麽人,可京裏有賜宅。

曹颙沒有耽擱,次日便使人往李宅送了拜帖。

兩人雖是故交,早年還能往來不忌,現下彼此身居高位,多少雙眼睛瞅著,反而不好隨意相見。否則,誰曉得又被人編排出什麽瞎話。

曹颙帖子上,寫了若是李衛得空,想要找時間請他在外頭吃飯。

李衛當天就回帖,卻是說自己要請客,若是曹颙這邊能抽開身,就定在十五大朝會那天的晚上。

外地督撫,除了陛見,又經了大朝會,公事處理完,與老友小聚便也不惹眼。

曹颙又使人回了帖子,算是定好飯局。

沒等到大朝會之期,又有兩位奉旨朝賀的督撫到京,是雲貴總督鄂爾泰與河南總督田文鏡。

兩人同李衛一樣,都是先巡撫後總督,鄂爾泰是去年實授總督,田文鏡是今年七月實授河南總督。

這也是他們成為總督大員後,第一次回京陛見。

鄂爾泰這邊的“炭敬”,遵循上任雲貴總督進京時的常例,雖比不得李衛、範時繹兩位大方,可也叫人挑不出錯來。

畢竟誰都曉得,雲貴偏遠之地,哪裏比得上江南富庶。

田文鏡這邊,卻是令人吞了蒼蠅似的。

他送的“炭敬”,還真是別出心裁,竟是六部每個衙門,實打實地送了十車細炭。

這一車五百多斤炭,就按貴了算,也不過十來兩銀子。

戶部當差的司官,最擅長的就是算賬。

早有人給田文鏡算了一筆賬,六部一個衙門十車,六個衙門就是六十車。按照上等炭的價格每車十兩算,也不過是六百兩銀子。

京官應酬多,又沒地方刮地皮,日子多過的緊巴巴,不少人就指望著每年督撫進京時的“冰敬”與“炭敬”。

可因交通不便,每年奉旨進京的督撫數量不定,像今年這般,四位督撫進京,也是因感傷雍正五十整壽的緣故。

沒想到田文鏡不僅待自己苛刻,待旁人也刻薄。

這已經成了官場上的笑話。

不知道田文鏡的耳朵燒的如何,反正不少都要罵上兩句,就連曹颙這種不缺銀子、不在意督撫打點的人心下都生惱。

若是不想送“炭敬”,你不送便是,還大喇喇地將送了十車炭到六部。就像是直接將耳光甩在六部官員臉上,像是在嘲諷六部官員的窮酸與貪鄙。

這種外度督撫進京打點六部之舉,確是官場陋習。可田文鏡擺出這種嘴臉,不僅將六部上下都得罪幹凈,連帶著李衛幾個督撫都帶了尷尬。

就好像天下只有他田文鏡一個清官,其他人都是國之蠹蟲似。

曹颙不知六部其他衙門如何應對田文鏡的“挑釁”,戶部這邊,已經有不少人去過河南司鬧騰。

顯而易見,未來一年到數年,河南相關的公務少不得大家要扯皮一二,以泄不忿。

不過,惱是惱,曹颙還是佩服田文鏡的勇氣。

這種倔強固然令人生惱,可也令人敬佩。

說來也巧,如今河南司郎中不是旁人,正是左督禦史尹泰之子——後世大大有名的人物尹繼善。

尹家是鑲黃旗人,老姓章佳氏,與怡親王生母同族。

尹繼善雖出身官宦,可並沒有依賴家族,而是走科舉之路,雍正元年進士,而後庶吉士。

翰林院散館後,他正式授正七品編修,今年七月,他連升三級,遷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講,九月署戶部郎中。

翰林院侍講,品級雖不高,卻能經常出入宮廷隨侍帝王左右。任是誰都看出,尹繼善得了聖心,前程正好,不會在戶部郎中這個窩上久待。

不說同僚們多是交好,就死幾位侍郎也不在尹繼善面前端上司架子。

曹颙雖曉得尹繼善將來官至督撫,可也沒有刻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