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煞費苦心(第2/2頁)

該打得預防針,曹颙都打了,便岔開話道:“皇後氣色如何?這幾年皇後斷斷續續地病著,委實令人擔心。”

“早已大安,瞧著精神還好,只是有些見老,畢竟是將五旬的人了。”初瑜說到這裏,猶豫了一下,道:“今兒在皇後宮看到福惠阿哥。若是記得不差,福惠阿哥已經七歲,卻沒有去上書房讀書,許是因身體不好的緣故。皇後待福惠很是慈愛,憐惜有加。”

誰都曉得皇後與已故年貴妃之間的齷齪,當年就是因後妃相爭,引得雍正震怒,在年貴妃薨後,還收了皇後鳳印。連皇後千秋,也不許誥命進宮恭賀。

這樣看來,皇後即便不遷怒福惠,也當冷淡才是,為何卻透著幾分真心憐愛?

可要說皇後真心憐惜福惠,為何會任由他荒廢光陰?

初瑜有些想不明白,曹颙卻一下去想到關鍵處:“皇子開蒙是大事,即便皇後是六宮之主,也影響不到上書房。沒有皇帝點頭,誰敢將一個皇子阿哥拒之於上書房外?皇後慈愛未必,憐惜怕是真的。一個沒有母族可依,又被皇上放棄的小皇子,怎不堪憐?”

初瑜聽得直咋舌:“都是親骨肉,何故如此?”

曹颙道:“還有什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聖祖朝奪嫡太慘烈,皇上心裏也畏懼了吧。不管福惠阿哥天資如何,不給給他機會出頭,只讓他平庸一生,避免皇家手足相殘,也能使得新皇對這個小兄弟沒有忌諱。如此安排,不僅是帝王心術,還有一副慈父心腸。”

說到最後,曹颙不由有些動容。

世人都說雍正寡恩薄義,卻沒有深思雍正對幾個皇子的安排都有深意。

弘時不自量力,聯絡大臣,圖謀儲位,這就是在下一任皇帝心裏紮刺兒。加之弘時又在立下的皇子中居長,漢人禮法又講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又是天家忌諱。

雍正直接將弘時出繼,再除宗籍,去了他奪儲的資格,也變相保全了弘時。

只可惜弘時太偏激,從皇長子到庶民的落差又太大,使得弘時最後走向絕路。

福惠這裏也是如此,雖說他年幼,可當年年羹堯風光時,也有不少人打福惠主意。等到四阿哥即位,就真的心裏不計較?而福惠自身,就真的肯安分了?

如今“嬌養”福惠,他不過是個失母小皇子。連皇後都去了芥蒂,真心憐惜;四阿哥那裏,也不會對小兄弟忌諱到哪裏去。

兩個兒子,兩種安排,都是為免奪嫡之爭,是另一種保全。

只是出發點雖好,卻有些自以為是了。從天之驕子到惹人堪憐,這樣的落差誰受得住?

曹颙搖搖頭,不去再想這些,只道:“既然懿旨就要下來,那就請人在萬壽節後挑個日子,將定禮下了。”

初瑜應了,夫妻兩個梳洗安置不提。

次日,曹颙就得到消息,浙江總督李衛奉旨進京朝賀。

按照常例,外地督撫進京,少不得要打點六部衙門,就是所謂“冰敬”、“炭敬”。

可見浙江是富庶之地,戶部眾司官滿面紅光,都滿意得不行。

曹颙這個戶部二把手,名下的“炭敬”也超過兩千兩。

曹颙心裏小算了一下,李衛進京這一次,所散出的銀錢,就得數萬兩。

不過天下十幾個督撫大員,能得到萬壽節奉旨朝賀殊榮的也沒有幾個。李衛又是督撫都兼著,錢糧吏治一把抓,與六部打好關系也是應當。

曹颙除了關心李衛,還惦記曹頌那邊。

算一算日子,張義早到了江寧,那邊也該有了回信。

十六阿哥的話,固然讓曹颙心動;可要是曹頌有心謀個軍功,曹颙還是樂意支持。

這戶部衙門裏,上午大家才說著李總督如何如何,下午又換成了範總督。

同李衛這個浙江總督比起來,範時繹這個兩江總督看起來更顯赫。

說起來,還是曹颙的舊相識。

這位範總督去年才調到江南,早年在直隸任總兵,做過曹颙的下屬。

奉旨進京朝賀的督撫中,也包括這個範總督。

戶部眾人又收了一回“炭敬”,雖比不得李總督那麽闊綽,可也比偏遠之地督撫進京要體面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