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滄海遺珠(下)(第2/3頁)

她們是被初瑜打發來的,只讓她們過來接個姑娘,送到慶豐胡同的宅子安置。

慶豐胡同的那個宅子,是初瑜的嫁妝,一直閑著,留著兩房家人看屋子。

換做旁人家,男主人在外頭認識的姑娘,女主人使人接人,裏面故事就多了。

可曹颙並不在女色上面上心,這兩個嬤嬤心中不恭敬的想法只閃了一閃,就又轉了旁的念頭……

……

回了府,進了內宅,路過蘭院的時候,曹颙的腳步頓住。

已經是亥正前後(晚上十點),蘭院上房的燈還沒有滅。

曹颙曉得,李氏多半是為了高太君的病。他嘆了口氣,進了院子,入了上房。

“老爺……”屋子裏,有兩個丫鬟值夜,見了曹颙,連忙起身。

李氏在裏屋,聽到動靜,揚聲道:“颙兒回來了……”

曹颙口中應著,挑了簾子進裏屋。

李氏正坐在佛像前,手中拿著一串念珠,面上難掩憔悴之色。

“母親若是不放心外祖母那邊,明日便去那邊住幾日吧?”曹颙開口道。

李氏聽了,不由一愣,低聲道:“這便宜麽?老太君過去,已經夠麻煩他們這些小的了,我再過去?”

李鼎還沒到家,李語、李誠都是出了服的侄孫,她這個堂姑祖母,老大一把年紀,還回娘家住,有些不合體統。

曹颙點頭道:“事急從權,有何不便宜的?李宅那邊雖有舅母上了年紀,兩個侄媳婦又年輕,母親過去照應外祖母,說不定她們還要松一口氣。”

與其讓母親寢食難安,牽掛高太君,還不如去高太君身邊盡孝。

李氏聽了,很是心動,又有些猶豫:“要是老太君不許如何?”

“母親是老太君最親近的人,老太君哪裏有不許的道理。”曹颙道。

李氏的臉上多了幾分光彩,使勁點點頭,道:“正是這個道理,正是這個道路……”

曹颙又陪著李氏說了兩句話,服侍她躺下,才回了梧桐苑。

初瑜正等著。

聞著曹颙渾身酒氣,初瑜忙吩咐樂蘭去端醒酒湯。

曹颙擺擺手,對初瑜道:“醒酒湯便罷了,晚上盡喝酒,肚子裏還空著,這會兒覺得有些饑了。想要吃疙瘩湯,配著鎮江香醋送上來,吃兩碗也盡可解酒了……”

初瑜依言吩咐了,服侍曹颙更衣梳洗。

待曹颙梳洗完畢,初瑜才打發了丫鬟,開口問道:“那個姑娘,莫非是魏五爺的血脈?”

張義回來傳話,只說是老爺故交之女,請初瑜安排兩個老成的嬤嬤陪著安置幾日。

曹颙的故交,初瑜大多認識,其中以風流著稱的只有江寧魏信。

若非風流荒唐,他也不會在未娶正妻前,就納十來房侍妾,添了五、六個庶子、庶女。

其他的人,即便不如曹颙這般行事方正,也多是惜名省身的性子。

曹颙搖搖頭,吃了口熱茶,道:“不同魏信相幹,據她自陳,是馬俊的外室女。”

“啊?”初瑜聽了,不禁詫異出聲。

馬俊是兼祧兩房的獨子,兩房正妻都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變著法兒的比賢惠,家中侍妾通房都不缺的,庶子、庶女也不少,很是呈現人丁茂盛之象。

家中無妒婦,還養外宅,所圖何來?

這會兒功夫,她才留意起方才丈夫說了“自陳”二字,有些明白為什麽是將人安置在外頭,而不是直接接到府裏來……

心中記掛著此事,次日一早,在去衙門前,曹颙便做了一回不速之客,前往馬宅。

雖說馬宅分兩處,曹颙卻不會找錯。

馬俊是儒家子弟,伯父又是禮部侍郎,行事早有法度。

每月上半月,他在長房安置;下半月,在二房安置。成親十數年,一直如此。

馬俊正同鐘氏用早飯,聽到曹颙造訪的消息,還以為自己聽錯。

等小廝又說了一遍,他才反應過來,立時撂下筷子,趿拉著鞋疾步而行,心裏疑惑著,是不是出了什麽大事。要不然以曹颙沉穩如山性子,還真難做出這大早晨不告而來的事兒。

曹颙在客廳吃茶,昨晚還不覺得什麽,一覺起來,卻有些宿醉,太陽穴生疼。

宿醉加頭疼之下,他的臉色兒就有些不好看。

馬俊見狀,越發擔心。

六部裏最近有些不太平,他是曉得的。原也擔心過曹颙,可想著曹颙是皇親,行事又恭謹,當牽扯不到他身上。

“孚若,清晨而來,莫非出了什麽大事兒?”兩人少年之交,馬俊便也的不寒暄,見了曹颙,開門見山道。

曹颙擡起眼來,似笑非笑地看了馬俊一眼,道:“確有大事,卻同我不相幹,而是天成兄的喜事?”

“喜事?”馬俊有些迷糊:“什麽喜事?”

若說他升職之事,雖不是鐵板釘釘,也是八九不離十,當不至於讓曹颙清早上門調侃自己;若說是嫁女之事,婚期早定,就差最後迎娶,也不會是的曹颙一驚一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