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屬意,合意,如意(第3/4頁)

初瑜聽了,不由皺眉,道:“二供奉是不是年歲大了些?”

曹颙曉得,妻子回京後使人在府外為惜秋打聽人家,問道:“外頭還有旁的人選?”

“前些日子使人打聽,倒是有兩個人選,一個稻香村鼓樓鋪子的成掌櫃,三十五,喪妻有一個女兒,與天慧差不多大,也到了說人家的時候。還有一個鐘舉人,是鐘妹妹的族叔,寓居在京,身上有舉人功名,如今在侍郎府坐館。倒是比成掌櫃年長幾歲,妻子病故,兩個兒子在老家務農讀書,已經娶了媳婦。”初瑜道。

前者曹颙頭一回聽說,後者曹颙卻是見過的。

當年鐘舉人進京考恩科,順道送族侄女鐘氏進京,曹颙曾在蔣堅的婚禮上與之打過照面,個子不高,說話咬音頗重,看著還算方正。

他恩科不第,並沒有回鄉,而是留在京中,看來是有待明年春的會試了。

“鐘舉人既是留在京中,是要等著會試。既要走仕途,娶妻就挑剔些,這門親事很是不妥當。”曹颙道。

初瑜點頭道:“我也這樣說。只是聽鐘妹妹提及,他們家雖是書香傳家,子弟婚娶並不太挑門第,只要身家清白,三代之內無刑親的,就能拜家廟。她有個族兄,就娶的同鄉大戶人家放出來的婢女。”

是有句老話,叫“寧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

況且現下議親的惜秋,並不是曹家的婢女,而是曹颙的小師娘。

若是沒有助力的讀書人,能借此搭上曹家這條關系,怕是還巴不得娶惜秋。

曹颙不願惡意去揣測人心,現下他也不怎麽擔心這個鐘舉人真有什麽不良打算,因為雙方懸殊太多。

不管對方真心實意也好,還是想要搭橋也好,只要善待惜秋一切好說;否則的話,曹颙也有能力讓他一切成空。

“明日你對惜秋提一提,看看她心意如何。若是她想要體面分光,就算沒有鐘舉人,請宋先生想想辦法,也能再尋個妥當的人來。要是想要踏實過日子,成掌櫃與二供奉都不錯。”曹颙道。

宋先生雖已經在家養老,可徒子徒孫遍及官場。

別說是還沒有授官的舉人,就算直接找個有頂戴的人選,也不是難事。

初瑜聞言笑道:“有老爺給撐腰,自然是尋個合二姨娘心意的。只是我平素瞧她,是個安靜老實的,倒未必有什麽富貴心思……”

……

一夜無話,次日曹颙如常去了衙門,初瑜先去蘭院請了安,而後在梧桐苑料理了家務,天色近午時,才得了閑功夫,才帶了個小丫鬟,溜達到榕院。

天慧也在這邊,同妞妞姑侄兩個正在榕院小廚房裏忙活,聽說初瑜過來,忙將做好的吃食端上來。

“這是奶餑餑?”看著這白色帶了紅色點點乳塊,初瑜笑著捏起一塊,看了兩眼,道:“這是摻了枸杞碎末?”

妞妞笑道:“不是枸杞子,是麻黃粒兒。恒生說了,喀爾喀那邊的奶食,多摻這個。麻黃發汗散寒,宣肺平喘,這是冬日裏當進補的東西。有了這個,每次裏吃兩塊,只當調理了。”

麻黃是常見的中藥,府裏每年也制一些麻黃蜜丸,冬日裏預備著。

初瑜將餑餑送就嘴裏,滿口的奶香,藥味被遮住,倒是半點不顯:“很軟很甜,想來會合老太太與老太君的胃口。”

天慧道:“母親,這是加了奶皮子與蜂蜜的,要是想吃有嚼頭的,可以不加那兩樣。”

初瑜笑著點點頭,看著那滿滿一碟子奶餑餑,道:“東西再好,也是添了藥材的,還是要少吃為佳。若是想多吃些奶食,可往裏多加幹果與蜜餞。”

妞妞與天慧應了,見她們姑侄兩個意猶未盡,初瑜便打發她們忙去,自己同憐秋、惜秋兩個說話。

閑話幾句,便引到惜秋的婚事上。

惜秋雖滿臉通紅,可畢竟不是黃花大姑娘,倒也沒什麽可回避的,聽初瑜說了三個人選。

憐秋看中了成掌櫃,道:“這個年歲相當,又是太太用了多年的老人,知根知底。即便有個閨女,也要出門子,並不使人費心多少。”

惜秋聽了,卻是有些猶豫。

憐秋見狀,不由皺眉,道:“莫非妹妹還不改初衷,一心覺得讀書人好?你沒聽太太說,那位舉人老爺明年會下場,要是不中還罷;要是中了進士,怎麽還會心甘情願與咱們結親?就算是成了此事,八成也是為了攀附府裏,人品哪裏能靠得住?”

雖說初瑜還在,可大家相處了十幾年,倒沒什麽可避諱的。

惜秋忙搖頭,紅著臉道:“姐姐誤會了,妹妹沒覺得那舉人老爺好……”

憐秋松了口氣,道:“你心裏明白就好。大家夥巴巴地為你找人家,還是希望你下半輩子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你還年輕,找個年歲相當的男人,生兩個孩子,也省的冷清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