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喜臨門(二)(第2/2頁)

都說寒門出才子,可實際上能打小請個好蒙師,安安心心讀書的,即便不是官紳人家,也多是書香門第。

屠夫家的兒子,就是腦子聰穎些,打小沒有讀書的機會,也多是自從父業。

所謂的寒門學子,不是家道中落,就是父母不全導致生計艱難。

既考科舉功名,大家都是抱了做官的打算,對於天佑兄弟,當然是變著法的結交。

到了京城後,更是以天佑是地主的緣由,樂意與之往來。即便有端著架子,不露攀附之態的,也願意往他們兄弟身邊湊。

這點小心思,天佑心裏雪亮,卻也不覺得有什麽可鄙薄的。

世情如此,即便是他自己,也私下叮囑過弟弟要好生同弘歷相處,為了將來多個倚仗。

今科順天府鄉試,蓮花書院共有生員、監生五十五人下場,八人榜上有名,七取一,足以使得蓮花書院揚名在外。

聽說天佑過來陪大家買謝師禮,除了一個囊中實在羞澀的婉拒外,剩下四個舉子都不住口的道謝,興致勃勃地出來。

隨後,天佑就帶大家到了琉璃廠。

不想天佑帶大家到了頂好的地界,卻還是遇到尷尬。

這裏的硯台,有數兩銀子一方,卻不適合明日謝師的場合。

座師是當朝大學士,要盡了弟子禮;房師直接關系己身,不能輕慢。

座師的謝師禮還好,天佑已經同左住兄弟商量過,以給自己與左住兄弟湊份子的名義,分攤一半;這房師,除了他與家境最好的谷賢一房外,其他人都是一人一房。

左成腦子最是活絡,見大家夥聽了夥計報價就沒了動靜,曉得大家在顧慮銀錢,便指著底價九十兩的硯台,笑著對其他道:“這方硯樣式古樸,芳華內斂。聽說張相行事素來低調,這方硯台可做謝師之禮。”

對於座師張廷玉,舉子們只在進場時,遠遠地見過一回,高矮胖瘦都瞧不真切,誰曉得他是什麽樣的人。

左成這般說,還是因生活在曹家,又多在曹颙身邊聽這些政事褒貶,才說出這番話。

大家自然都信服,可是這個價格,卻不是誰都能負擔得了的。

這四個舉子中,只有兩個家境頗豐,倒是拿得起這筆銀子,可天佑都沒開口,他們也不好出頭。

百十來兩銀錢的東西,怎麽也算重禮。

房師還好,一百四十一個舉子,分到每一房的不足十人,師生之間還能攀上關系,往後出仕,官場上也多了一層關系;座師的話,百十多個舉子,哪裏會記得他們姓甚名誰?

換做其他人做座師,糊弄過去也就罷了,偏生今科房師,是大學士兼戶部尚書的張廷玉,這相爺門生的身份,又委實體面。

那兩個掏不起銀子的,越發在意這“師生情分”,盯著那硯台,移不開眼。

就聽天佑道:“座師那邊,多是群拜的,也不好真使人捧了一大疊禮盒過去,成什麽樣子。要不然,大家夥就湊份子,買了這方硯台?”

一句話,得到剩下四個的附和。如此一來,人均十三兩,都能承受得了,又能同總督府公子聯名,說不定還能得大學士多看兩眼。

只有谷賢遲疑了一下,道:“能不能將焦文也算上,他那份份子錢,我來出……”

他口中的焦文,就是留在會館的那個舉子。

這句話天佑本要說的,聽谷賢提出,自然無不可。

家中既已經給他們三個預備謝師禮,他們三個也不會聯名,說是湊份子,實際上也是在幫襯幾位同窗。

焦文雖家貧,性子卻好,並沒有那種孤高的架子。谷賢的學問在眾人中最差,這次考試還在左住後,是倒數第三名。

可他學習勤勉不亞於左住,常向焦文請教功課。平素裏,雖沒有以師禮對焦文,可也不失尊敬。

不用大家掏錢,自是無人反對,於是天佑便使夥計包了那方硯台,會了賬大家離了松竹齋。

大家房師都不同,也沒必要在一起逛,就在琉璃廠散開。

那方硯台,則有天佑收了,說好明日在相府前匯合。

“這谷賢倒是應了他的名字,是個夠義氣的。”回府途中,左住這樣說道。

天佑點頭道:“正是,焦文也不錯。書院出來的那些士子中,他的學問比其他人要高出一大截。若不是他家貧,臨考前才兩日才到京城,水土不服,即便不能中今科解元,前十也當沒問題……”

……

曹府,梧桐苑。

“八旗選秀今日定了日子?”曹颙有些詫異。

皇後還在圓明園侍疾,怎麽會有心情回宮選秀?

初瑜道:“我方才聽東府婆子來稟,也覺得奇怪。不過現下已經是九月中旬,想必聖駕就要從園子裏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