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花喻(第2/2頁)

年富聽了,眼神暗了暗,點頭應諾。

在外頭跑了這兩個月,他也受夠了各種搪塞與推脫;如今他們兄弟又都丟了官,怕是旁人連面上都顧不得,直接給他們吃閉門羹。

那樣的話,住在自家府裏,與住在祖父這頭,又有什麽區別?

年興與年逾向來以年富為馬首,自是跟著點頭。

說了這會兒話,年老太爺精神有些不足,便使人帶他們兄弟下去安置。

等他們兄弟出去後,年老太爺叫來暫管內務的妾室孟氏,低聲吩咐道:“挑上幾個身子長成的丫鬟,送到他們兄弟身邊侍候……二人,不,還是四人,每人房裏四個……”

孟氏聽了,唬了一跳:“四個?老太爺,二少爺、三少爺還罷,逾少爺才十五,哪裏受得了這個……”

“逾哥兒那就減兩人,添到富哥兒那邊……”年老太爺斟酌著說道:“多教導幾句,只要能近到主子身邊侍候的,就賞銀百兩。”

孟氏抽了抽嘴角,只覺得老太爺的安排很是不像話。

即便老太爺想將孫兒們拘在這邊府裏,也不當用美色這一招。畢竟現下二老爺惹了官非,當兒子要是縱情聲色,那實是太不孝順……

……

直隸,清苑城。

隨著曹颙生日臨近,各州縣派往清苑送壽禮的人絡繹不絕。

還有三天,才是曹颙生日,總督府收下的賀禮,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年禮。

總督府外,曹颙身穿常服,與納蘭富森步行去蓮花書院。

蓮花書院新來了一位老翰林,是納蘭容若的故舊,納蘭富森身為晚輩,既是聽到消息,自然要去拜訪。

曹颙正好忙完手頭差事,便陪納蘭富森前往。

蓮花書院的外墻,距離總督府只隔著一條馬路。

為了官衙肅靜,書院並沒有開後門。曹颙與納蘭富森帶了幾個人,繞了半裏多路,從蓮花書院側門進入。

上午時分,正是書院裏授課的時候,兩人一進書院,便聽到遠處傳來的朗朗書聲。

等拜訪過那位老翰林,兩人沒有著急回去,漫步到蓮花池邊賞荷。

夏末時節,荷花已過了盛期,水面上飄著凋落的荷花瓣,荷葉也經過雨打風吹,添了不少滄桑。

“既是趕上孚若生辰,本當吃了壽酒再回京。可我身負皇命,因私滯留到底不妥。你我交情雖深,眼下卻是內外有別,終須避諱,明日我便回去了,還請孚若恕罪。”站在蓮花池旁,納蘭富森說道。

曹颙性子謹慎,曉得這其中厲害,便不做小兒女態,點頭道:“我與富森大哥相交多年,彼此相知,少吃兩盅酒,就能短了交情不成?”

嘴裏這樣說著,心中到底有些不舍,便聽他接著說道:“再說,想要吃酒,什麽時候不能吃?一會兒回去,便使人開兩壇蓮花白,不醉不歸!”

納蘭富森聽曹颙說的豪氣,也痛快道:“兩壇怎夠,要四壇才好!誰要是不喝,誰就是棒槌!”

曹颙聽了,不由莞爾,腦子裏浮出一句話:“幾壇老酒送故友,千盞佳釀踐知音!”

納蘭富森的神情卻轉為鄭重,指了指眼前的荷花,對曹颙道:“孚若,我是行伍中人,不會說好聽的,只是就著此景,規勸你兩句,不知使得不使得?”

曹颙見狀,忙肅容道:“還請富森大哥不吝賜教!”

就聽納蘭富森道:“花開花謝,是天地自然循環,非人力所能抗拒;世家大族,同這一池荷花,又有何不同?盛極而衰,倘若不幸,守著一池死水,等到池水幹涸,那就徹底斷送了生機;若是僥幸,池子水源不斷,即便花敗,還有蓮子、蓮藕,存有勃勃生機,不過是挨過一個苦寒,便能重新綻放新綠。”

說到這裏,納蘭富森頓了頓:“赫舍裏家,納蘭家,還有如今陷入死局的年家,就是前車之鑒。這三家,不是外戚,就是學士府邸,本當遺澤子孫,榮華三代。只因立身不穩,如同陷入死水的荷花,已經是身不由己,生死都要聽天由命,沒有生門……曹家現下根基雖比不得上面幾家,可如今你們堂兄弟四人都在官場,還有女弟在四阿哥身邊,已呈騰飛之勢……越在顯位,越是身不由己,孚若還須保重再保重,切勿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