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嫡母(第2/2頁)

要是她們母子三人真有什麽想法,也有了說話的余地……

寧太太與永亮想的也美,卻不知道,左住兄弟壓根沒有搬回來的想法。

從寧家出來後,兄弟二人便沒有說過話,只覺得心裏沉甸甸。他們也到了將要娶親的年紀,不是孩童,曉得嫁妝對女子的意義。

嫡母能將所有的首飾細軟都交給生母,這是何等魄力?要知道,她當初安排人送田氏出京時,還不能確定田氏懷上沒懷上。

這樣的嫡母,確實可親可敬。

“有這樣的嫡母,是你們兄弟的福氣,不可忘恩。”到了東四十條路口,馬俊與眾人分道,臨走前對左住、左成說道。

左住、左成聽了,忙齊聲應諾。

馬俊策馬去了遠了,曹項才帶了幾個少年回了曹府。

對於寧家一行,左住、左成兄弟兩個各有所悟。

寧太太看似熱絡,卻是缺乏真心;永亮看著憨厚老實,可觀其說話做事心中自由丘壑。

為了以後省事,往後還是離他們一家子遠些……

……

數日後,清苑城,總督府。

曹颙已經收到曹項與馬俊的書信,對於他們去寧家那些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對於寧太太與永亮的反應,曹颙很是滿意。

隨即,左住、左成兄弟的信也到了,除了提及去寧家的事,還提及關外祭拜之事。已經同永亮越好日子,再過幾日便出發。

因這個緣故,不能在曹颙生日前趕回清苑,他們兄弟還提前預備了壽禮,使送信的人一並帶了過來。

前些日子,曹颙與納蘭富森在南直隸巡視。

南直隸的綠營只有幾處,並無險關要卡,在冊兵丁人數也有限。

那些謀了武官缺的,多是盼著下來喝兵血,這幾處綠營人頭少,油水不足,自是無人惦記這幾處。

如此一來,南直隸這幾處綠營,對曹颙的話奉若天書,“簡兵”、“募兵”、“精兵”一條不拉安排下去。

納蘭富森見了這些兵士的狀態,心裏對曹颙只有佩服的。

他原還擔心,南直隸這邊與北直隸那邊似的陽奉陰違的人多。那樣的話,曹颙即便有魄力換下這些人,也要養上一陣子。

從南直隸回來,納蘭富森便開始寫長折。

北直隸有兩個刺頭兒,以曹颙的身份,要是出面的話,即便處置了,也要防著旁人發難。

納蘭富森背負皇命而來,有密折專奏之權,正好借這個機會,幫曹颙一把,踢了這兩個刺頭兒。

曹颙也貓在書房不出來,他也在寫折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是對於綠營這幾個月操練的心的體會。

直到京裏送禮新邸報,曹颙與納蘭富森才寫好了折子,封好使人送回京城。

邸報上,第一條就是罷了年羹堯的“杭州將軍”,降為閑散章京的消息。

不過半年的功夫,從西北到江浙,從撫遠大將軍、三省總督,到閑散章京。當官職擼到底的時候,說不定就是拘拿問罪的時候。

“這般鈍刀子割肉,真是磨人,還是給個痛快好。”納蘭富森面色陰沉地說道。

年羹堯發妻是納蘭富森異母姐姐,年羹堯是他的姐夫。

納蘭富森沒有將曹颙當外人,連這“大不敬”的話都說出口,曹颙自然也不瞞他,道:“怕是快了,京裏傳來消息,又有幾個督撫‘揭發’年羹堯的劣跡……”

納蘭富森那邊多少也聽到些風聲,嘆了口氣,道:“定是年羹堯舉薦提拔的那幾個了……他怎麽挑的人,明明是施恩這些人,無人感恩不說,反而都養成了仇人……”

……

京城,年宅。

雖說是盛夏時節,空曠的大宅,卻靜寂清冷。雖說宅子裏奴婢下人還有近百人,可大家都小心翼翼,沒有人敢喧囂吵鬧。

年老太爺坐在炕上,鼻梁上架著花鏡,手中捧著一份朝廷邸報。

他看了半響,才嘆了口氣,撂下邸報,又拿起長子的來信。

年希堯見形式越來越嚴峻,自己二弟徹底被皇帝厭棄,這不是罷官就能解決得了的。

他生出懼意,想要上折“告病致仕”,又怕弄巧成拙,寫信到京中請老父親幫忙拿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