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歸宗(下)(第2/3頁)

徐嬤嬤在旁,雖不滿夏嬤嬤滿口曹家的好話,卻也明白眼下這局勢,太太認親,只有好的,並不吃虧。

有了兩個親孫子歸宗,寬街那邊再想要肆無忌憚的挑撥四爺同太太的關系,也會有所顧忌。

寧太太卻是真被夏嬤嬤說的動心,她擔心的,只是怕出來兩個孫子,分薄她手中為數不多的家產;既是對方不求財,還能帶來曹府的勢,她再攔著就是不知好歹了。

“兩個哥兒讀書真好?秀才容易考,舉人、進士可不是好頑的……”寧太太的眼中,帶了幾分猶豫。

“打小同總督府幾位小爺一道讀書,請得幾位夫子都是翰林;現下在保定那邊的書院,也是跟著翰林院裏退下來的老翰林讀書。要是這般讀書還讀不好,那就沒地方說理去了。”夏嬤嬤說道。

寧太太沉吟著,將拜帖翻來覆去又看了半響,方對一邊的徐嬤嬤道:“去請四爺、四奶奶過來,商議後日待客之事……”

……

且不說寧太太是怎麽對永亮夫婦交代的此事,永亮夫婦如何吃驚意外,轉眼,到了第三天,曹項與馬俊帶左住兄弟去寧家的日子。

在兩人身後,除了左住、左成外,多了個恒生。

他是專程時人從上書房請了假,央磨了曹項半天,才得以隨之同往。

按照他的話說:“四叔替父親、母親出面,侄兒就替大哥與弟弟妹妹出面,陪在兩位哥哥身邊壯膽,省得他們被人欺負了去!”

曹颙不在這半年,曹家有什麽往來應酬,多是曹項兄弟帶恒生出面,使得恒生多了不少歷練。

左住、左成在曹家,上有親長們照顧,下有兄弟姊妹相互扶持,哪裏受過委屈;如今為了一個姓氏,為了一個明明白白的出身,說不定就要受旁人的刻薄與刁難。

恒生最是心熱,哪裏能袖手旁觀,自然要跟著護著,謹防他們吃虧。

他卻是不想想,若是寧家真撕破臉,連曹項與馬俊的情面都不講,對左住兄弟不假顏色,那他這個半大小子又能做什麽?

寧府這邊,為了迎接客人,永亮從衙門裏告了半日假。

寧太太得知左住、左成兄弟之事已近兩月,卻因心有顧慮,一直瞞著永亮與四奶奶。

直到前日,客人即將臨門,她方對永亮與四奶奶說了實話。

永亮臉色變了又變,卻是什麽都沒說;四奶奶的臉色也不好看,望著寧太太,驚疑不定。

不知兩口子是怎麽商量的,次日一早到寧太太處問省時,卻是一口同聲地恭喜寧太太。

子孫繁茂是家族興旺根本,多了兩個有出息的侄子,他們這當叔叔嬸子的也只有歡喜的。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寧太太對他們兩口子能識大體很是滿意。

家族勢微,就算想要昧了良心不認左住兄弟,以曹家與馬家的勢,依舊有法子讓他們認祖歸宗。

與其跳梁小醜似的折騰一番,還不若大家夥兒和和氣氣。

於是,曹項、馬俊等人到寧府後,就感受到了寧太太的善意。

要說寧太太先前心底還有些芥蒂,畢竟如今的選擇,是在畏了曹家的勢大後做出的,多少有些不甘心。見了左住、左成兄弟同寧春相似的長相,這不甘心也就化作了滿心酸楚。

“真是沒想到,真是沒想到……”看著兄弟兩個,想起多年前家破人亡的那一幕,寧太太不禁動容,紅了眼圈道:“還是大爺、大奶奶思慮的周密,當年亂成那樣,家裏亂糟糟的,喪事辦了一件又一件,誰也不知道這個家能不能保得住……若是如秋姑娘留在府裏,能不能太太平平地生下兩個哥兒都是兩說……”

左住、左成兄弟,見寧太太並無刁難,反而滿臉慈愛,彼此對視一眼,都覺得有些意外。

馬俊聽到“如秋姑娘”,卻是眉頭微蹙,以目視曹項。

曹項“咳”了一聲,從袖子裏掏出一對羊脂白玉的雙喜佩,道:“有一件事,還沒對您提,當年寧大奶奶使人對家兄托孤時,還曾留下話,說是田氏得子可扶正,以代替的寧大哥與寧大奶奶對孩子盡教養之責,並且以此物為憑證。”

寧太太看著那雙喜佩,卻是移不開眼。

永亮見狀,上前接過雙喜佩,雙手交到寧太太手中。

寧太太摸索著雙喜佩,仔細看了好幾眼,方含淚道:“沒錯,是大奶奶從娘家陪嫁過來的那對雙喜佩,聽說是前朝宮裏流出的物件,上面有雲紋,正合了大奶奶的閨名……”

曹項與馬俊聽了,俱是一愣。

紐鈷祿氏當年交給寧春奶兄的那包細軟中,多是金銀珠寶、玉佩釵環等物件。

其中,最值錢的就是這對雙喜佩。

田氏感念紐鈷祿氏之恩,將這雙喜佩分給兩個兒子做念想,只說是嫡母所賜。

曹項這番說辭,是曹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