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督憲(第2/2頁)

雅間中,只剩下幾位品級高的陪客,主管民政的直隸守道,執掌司法的直隸巡道,還有分管直隸軍政的幾位提督、總兵、副將。

若是沒有旁人在,曹颙願意給李維鈞一個台階,再說說十三阿哥拉拉交情什麽的。他們兩個官職互調,這“攤丁入畝”又是李維鈞弄出來的,保持良好關系,有個詢問的地方,也不是壞處。

可眼下,桌上這幾位,都是四品以上官員,其中提督為從一品,與曹颙同品級。

這些武官,本不是曹颙能轄制的。偏生曹颙這次下來,有練兵旨意。要是這個時候讓他們看了笑話,往後打交道就失了先手。

曹颙只能端著新總督的譜兒,少說少作。

不過他這番架勢,還真將同桌上這幾位地方大員給鎮住。

連原本想要說兩句酸話的李維鈞,都帶了幾分小心,生怕自己方才的情緒被曹颙嫉恨,端著杯子,很是客氣一番。

兩個道台是巡撫衙門直屬官,對於上峰,只有恭順的。

那幾個武官狐惑不定,他們品級高,手中收集到的曹颙資料就比下官芝麻官的要詳細的多。

除了曹家的親戚關系外,還有曹颙這些年為京官的政績與口碑。

政績這邊,太仆寺、內務府、戶部皆有建樹,一路升官,倒也不單單是靠長輩余蔭。

口碑的話,待下寬泛,與同僚和氣相交,待上峰敬而不媚。怎麽尋思,都是溫文儒雅、老好人的做派。

眾人都以做好準備,如何與新總督打交道,沒想到傳言有誤,這新總督並沒有傳言中的那般平和。

幾位武官,面上不動神色,心中都暗暗思量。

曹颙掛著兵部尚書,提鎮俱聽其節制,就是與曹颙平級的兩位提督,也要以曹颙為尊。

地方軍政,豈是那麽好插手的?

這裏面的貓膩多,最是不能細究。

看著曹颙不冷不熱的,眾人心裏就沒底。

一時之間,酒桌上的氣氛倒是熱絡許多。

方才還都坐著看熱鬧的眾人,現下都堆了笑,開始端著酒盞,往新總督身邊敬酒。

遲了一步,沒湊上前的,也沒有閑著,笑盈盈地對李維鈞說些“恭喜”的話,說的很是動聽,仿佛李維鈞不是去任副堂,而是就要封閣拜相。

曹颙已是瞧出這幾位武官的打算,是想要在酒桌上套套交情,好探自己的底。

真正負責練兵之人,皇上還沒派下來,曹颙自不會同他們幾個摻合。

約摸桌上的人都差不多敬過自己,曹颙站起身來,主動提起酒盅,敬了全桌,而後以“不勝酒力”、“旅途困乏”為由,離開酒樓,回了驛站。

因早年總督衙門不在保定,所以這邊沒有專門的總督衙門。

上一任直隸總督兼巡撫事,所以總督府也是巡撫衙門。

為了給曹颙騰地方,李維鈞已經將巡撫衙門內宅騰了出來;前面的話,因還沒有交結,巡撫印信還在李維鈞手中,相關書吏幕僚也依舊在府中。

曹颙雖說中午就到,可他沒有從李維鈞所請,直接入住巡撫衙門,而是將車隊停在官驛這邊。

巡撫交接,不比下邊的知縣、知州,涉及一省庶務,沒有三、五日交結不清,現下就算內眷住進去,其他人等依舊要在驛站等。與其折騰兩次,還不如等幾日,一起進府。

接下來,就是繁瑣的交結手續。

還好,需要曹颙直接露面的時候不多,曹颙就請宋厚、蔣堅兩個,帶著書吏、幕僚們入巡撫衙門交結。

曹颙手上有一疊空白的委任狀,都是未入流的小吏,等交結完畢,將這些幕僚、書吏的名字寫上,他們就是督撫衙門下的屬員。

還有一些八品、九品的委任狀,是府縣的缺,是新總督上任,安插自己人,或者給下面做人情的。

清點了三日,都交接的差不多,曹颙被請到巡撫衙門,從李維鈞手中接過巡撫衙門的印信。總督印信,則由他從京中直接帶過來。

這新任舊任交結,就怕扯皮。

李維鈞沒有節外生枝,而且比前幾日郊迎時,越發客氣。

留幾分余地,這樣很好。如此賬目上有幾處不清楚,涉及金額一千六百多兩銀子之事,曹颙也使人壓下,提也沒提。

俗話說的好,禮下與人,必要所求,果然不假。

公事交結完畢,李維鈞便說出心中所請,那就是巡撫衙門這三十多書吏幕僚。其中,有些是李維鈞的親族,回鄉或者隨他進京,其他人現下還無處安置。

京城之中當差,就算養幕僚,也不過一個兩個,實安置不了這些人。

曹颙想了想,道:“既是李大人開口,本督本當應下。可此次本督出京,親朋故舊所薦者眾,人手只多不少……要不然這樣,先讓他們繼續在衙門裏當差,先做到年底。到時,差事做得好的留下;若是想回鄉的,本督也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