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點醒(第2/3頁)

李誠聽了,不由詫異,道:“表叔怎知此事?”

他是聽妻子何氏所說,才知曉此事,正想著借端午節走禮的時候,將那些財物運回家。

如今下上十幾口人,都要靠著老太君的養老銀子過活,他這個做重孫的,也覺得羞愧。加上家中沒有下人,有女眷們操勞家務,看著也是辛苦。

曹颙看著他,道:“百姓人家,還要想著隔墻有耳,未必能說私密話。權貴宅府,人多眼雜,哪裏有私密可言?你只要曉得,知此事的,非我一人就好。”

李誠臉色蒼白,躬身道:“侄子謝謝表叔,若不是表叔提醒,侄子就要誤事,說不定也連累了嶽母。”

曹颙見他明白,便不再多說,吩咐他上馬,兩人一道回城……

……

進了五月,天氣越發熱了。

早先等著皇上出巡的權貴,現下也都等得失了耐心,收拾收拾去城郊避暑。

曹家開了冰庫,每日裏往各房供冰。

因天寶年幼,李氏雖是覺得暑熱難熬,卻也不敢多用冰,只是讓丫鬟們早晚在庭院裏多灑水。

曹颙見狀,便勸母親去海澱避暑。

那邊園子草木繁盛,還引有活水為塘,比城裏的宅子涼爽許多。

李氏知曉李家已經安頓妥當,高太君神經也還好,便放下心,決定端午節後去海澱避暑。

初瑜要跟著同去,被李氏攔下。

李氏帶了妞妞、天慧與天寶,又約了兆佳氏,帶著十幾個侍候的下人,乘著幾輛馬車,去了海澱。

兆佳氏原想帶著媳婦過去,又想著兒子身邊無人侍候,只帶了四姐、五兒兩個。

曹颙見狀,便在休沐日,攜妻子過去探看。曹頫這邊,亦是如此;只有曹頌,每次輪休,要休六天,帶著妻子與兩個女兒過去小住幾日,愜意得多。

曹颙與曹頫見狀,都羨慕不已。

曹頌因在西北當差妥當的緣故,已經升了一等侍衛,又是什長。不管宮裏有什麽賞賜,他這個乾清宮侍衛小頭頭都是雙份,甚是體面。

加上他外憨內圓,從不以心機示人,所以人緣甚好。

就連皇上,也很喜歡曹頌。若不是因他年輕,出仕後又一直是侍衛,沒有顯露什麽才華,資歷不夠,早就提拔重用。

曹頫的日子則不好過,庶吉士原本是三年之期,而後散館。因今年開了恩科,為了給新庶吉士們倒地方,他們這一科庶吉士就要提前散館。

如今就剩散館考試,就剩下半年功夫。

到時評卷分三等,上等留館,授翰林官;中等或留館,或授六部官、知縣;下等或被除名,或是回進士班候官,或是再留三年。

因曹項留在翰林,如今又坐穩了學政官,曹頫早先就奔著中等去的,想著在六部混個司官就行。到時候有堂兄照拂,日子也能過的輕松自在。

現下,考試提前,他倒是有些拿不準,自是著急。

畢竟,每科庶吉士只有二、三十人,都是進士中的佼佼者。曹頫想要穩當得中等,也不是輕易之事。

他固然沒有爭強好勝之心,但是也不遠考個下等出來,被同年、同科們恥笑。如今侄子們都開始應考了,他這個叔叔要是被除名,那可就丟臉丟大發了。

因這個緣故,他少不得日夜耕讀,看著那勤勉的勁頭,倒是比科舉前還上心。

看著弟弟們都很爭氣,曹颙這個做哥哥的,頗覺欣慰。

他自己這邊,則是“居其位,謀其政”,除了盡好自己的本份,不參合其他的。

雖說朝廷嚴謹外官結交朝臣,但是官場規則在那裏,沒有人在朝中做靠山,做外官也不穩當。

“同年”、“同鄉”、“同窗”都是交結的名號,曹颙是恩蔭出仕,倒是省了此事。早年雖有江寧、豐潤的官員上門來攀交,但是曹颙都是敬而遠之。

外地督撫進京,孝敬京堂,不會落下曹府,但是也不會送重禮。因為誰都曉得,曹颙娶了個好夫人,自己又曉得生財之道,是不缺銀子的。

如此,使得曹颙省了不少麻煩。

落到雍正眼中,便覺得曹颙繼承了老父之風,要做純臣,心中自是歡喜的。

每次召見,他對曹颙也和顏悅色許多。有一次提完公事,還留下他,敘了幾句家常。

曹颙見狀,心中稱奇,卻也沒想旁的。

畢竟,他現下是“坦坦蕩蕩”,沒有什麽可心虛的。只能想著,雍正是不是看在李氏的面上,真當他是親戚晚輩,才另眼相待。

十六阿哥端午節後,則有些忙,因為十七阿哥要出宮開府。沒有舊王府可分,要建新王府。

內務府已經在東官園的草廠胡同劃址,按郡王府制建新王府。

又因十三阿哥長子與十四阿哥長子都封了貝子,貝子府兩所,也在此時赦造之列。

侄子們的府邸,十六阿哥不用太放在心上,十七阿哥向來與他交好,他很是留心郡王府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