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勢同水火(第2/2頁)

母子兩個正說著話,就聽到廊下丫鬟的請安聲,是初瑜回來了。

李氏忙低下頭,用帕子拭去眼角的淚,在擡頭上,臉上只剩下歡喜。

初瑜進了屋子,就覺得氣氛有些沉重,但是婆母臉上又帶著歡喜。

她心裏有些糊塗,面上不顯,同婆母交代了與八福晉見面的情形,對於偶遇嫡母,回了趟娘家也提了一句。

當然,像八福晉吃噠李氏不是、譏諷曹家母子的話,初瑜按下沒說。只說八福晉為李家著急,沒有頭緒才四處撞鐘。如今聽了七福晉同她的勸告,已經答應暫時先不動,等江南那邊的消息。

李氏聞言,松了口氣,道:“如此,甚好。她雖與李家有姻親,畢竟是郡王福晉,這般大剌剌的為李家說項,還要使得你舅舅多了私結宗室的嫌疑。”話說出口,才想到八福晉如今寡居,說“私結”有些不對勁,忙改口道:“總之就是不妥當。”

都是自家人,曹颙與初瑜也不會多想什麽。

李氏不願兒子、媳婦老想著李家的事,岔開話提及曹颙封爵之事。

初瑜聽了,亦是歡喜不已,心中想著不知道這世爵以後會落到恒生與天寶哪個頭上。一個是她懷胎十月生的,一個是她長子被帶走後的寄托了全部母愛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她笑眯眯地看著丈夫,心中生出幾分驕傲。

京城權貴人家的女眷,往寺廟裏捐幾個香火錢,臘月裏施上半月粥,就覺得是做了大善事。她的丈夫,卻是推行良種,活天下萬千百姓。

歡喜之下,七格格的事顧不得問。

等夫妻兩個陪著李氏用了晚飯,回到梧桐苑後,初瑜才說了七格格指婚年熙之事。

曹颙聽了,有些愣神。

他畢竟不是清史專家,對於雍正朝的歷史,只曉得幾個顯赫的人名罷了。對於年羹堯家族,也只是曉得皇上家恩過甚,過後又翻臉無情。

至於年熙壽元幾何,娶了誰家姑娘做嫡妻,曹颙怎麽曉得。

“上回去年家,只見到老爺子,沒見到年熙。看著老爺子精神還好,想來年熙當無大礙。”曹颙想了想,道。

他這回,卻是失算。

年遐齡人老成精,心中如何想,怎麽會露在臉上。

初瑜聞言,卻是松了口氣,撫著胸口道:“若真是如此,那真是菩薩保佑。這些年,朝廷推崇禮教,即便是宗室格格,也鮮少有再嫁的。若是指得額駙身子不好,七妹妹就要遭罪了。”

現下看來,雍正與年羹堯這對君臣相得,也算是一段佳話。

不僅年羹堯自己封公,又加恩他老父與長子身上,若說雍正是作態,也不像。

只是這份真心實意,遇到什麽變故,使得他改變心意,將年羹堯一貶到底,最後殺之。

看來,這世上最不可信的,就是帝王的恩寵……

……

雍正加恩臣下宗室的好心情,並沒有延續幾日。

兩日後,是仁壽皇太後聖壽節。

按照規矩,有禮部安排王公貝勒、文武百官,到太後宮外行慶賀禮。

慈寧宮雖已修繕一新,先皇遺妃也相繼安置,但是太後卻不肯移宮,仍住在永和宮裏。

就是“仁壽”這個尊號,也是雍正自說自話地加到太後頭上,她本不肯受。

自打新皇登基禮前,母子兩個撕破臉後,就再也沒有相見過。

雍正為顯“孝心”,每日到永和宮請安,也是選了寅初(淩晨三點)過去。這個時候,太後尚未起身,雍正不過是在殿外行禮,走個過場。

一來二去,也有些母子不合的閑話傳出來。

如今到了聖壽節,這宗室百官的朝見禮,卻是免不了的。

十三阿哥作為說客,前兩日就到了永和宮,請太後給皇上留幾分體面,接受宗室百官朝賀。

太後這回,卻是說什麽也不肯再妥協。即便十三阿哥提及十四阿哥,也沒能使得太後改變心意。

“他若不怕身後罵名,盡管處置自己的親弟弟。他不是只認隆科多為親舅舅麽,本宮哪裏有資格為太後?就是他心裏,也沒有當本宮為太後過,何苦還要在人前裝模作樣?”太後的話尖銳中透著刻薄,還有濃濃的恨意。

十四阿哥回京三個多月,哪裏是能瞞住的。

她已經曉得十四阿哥被拘景山之事,先前讓十三阿哥帶話給四阿哥,想要見小兒子,被四阿哥拒絕。

她倚仗自己的身份,想要出宮,被侍衛攔截在永和宮宮門內。

折騰一番,雍正不好處置她,卻是將她身邊的內侍宮女盡數杖斃。

太後驚怒交加,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心中恨意越深。母子之間,連表面上的和諧也不能再維持。

就是面對皇後,太後也不再有好臉色……

對於這天家母子之間的矛盾,曹颙聽說過一二。

今日,他隨著宗室百官,列隊於永和宮外,晾了一上午,最後是雍正親自從永和宮裏出來傳太後懿旨,今日免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