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置產(第2/3頁)

直接在名號前書長輩稱呼的,本朝也有先例,都是在皇上即位時小,叔王輔佐,才會給此尊崇。

隆科多不是宗室諸王,皇上也不是幼年登基,這樣的尊崇有些過了。

這不像之前的承爵,只涉及佟家家務;這“舅舅”之號冠上,隆科多的身份,就不單單是臣子,不僅所有的大臣見了隆科多都要執禮,連宗室諸王也不能幸免。

隆科多聽了,也甚是意外,連出列跪下,道:“奴才惶恐,還請皇上收回成命!奴才未建寸功,德行有限,怎敢厚顏妄承皇恩?”

雍正見狀,起身親自攙扶起隆科多,道:“朕說過,在朕面前,舅舅不必跪,舅舅忘記了?皇額娘去的早,舅舅這些年對朕多有看顧,朕都記在心上。”

旁邊原想勸諫的幾位大學士,聽了這話,都合上嘴巴。

太後與皇上關關系冷淡,皇上登基伊始,尊崇養母一族,也算報養恩,不容外臣說嘴。

三阿哥則是低頭冷哼,如此禮遇佟氏一門,不外乎擡高自己的地位,以繼後嫡子的身份來說明得位名正言順。再怎麽熱鬧,養子就是養子,他生母出身低微,母族不過是包衣奴才,有什麽自欺欺人的。

十三阿哥則是心驚,在眾人見駕前,他已經到禦前。雍正只提了隆科多如今任總理事務大臣,差事繁忙,步軍都統衙門需加派人手。

步軍都統衙門,宿衛京畿,關系重大,皇上想要安插自己的人手也說得過去。

那個時候,雍正提也沒提“舅舅”稱呼之事。

看似熱絡,實際上也是心存防備,才會在人前如此作態,已做安撫。

果不其然,扶起隆科多,使得眾人對“舅舅”稱呼沒有其他意見時,雍正以隆科多差事繁忙為由,提了步軍都統衙門之事,著護軍統領袞泰署理步軍統領事。

眾人聽了,不由地面面相覷,一時之間,不知雍正是真尊崇隆科多,還是要架空隆科多。

隆科多身上,除了九門提督外,還有理藩院尚書。大行皇帝駕崩,他被任命為的總理事務大臣後,理藩院尚書就由旁人署理,如今步軍都統衙門又有人接手。

形勢有些叵測,連隆科多心裏都有些沒底。

雍正似乎也看出他的疑慮,叫眾人跪安後,只留下他一個人說話。

不知雍正是怎麽安撫的,隆科多從禦前下來時,臉上已經重現笑意。

到乾清宮西側的臨時公署裏,他很是坦蕩地受了三阿哥與十三阿哥的半禮,馬齊的全禮。

三阿哥原還盼著他與四阿哥反目,見希望落空,心裏咒罵幾聲,嘴上卻是奉承著隆科多,隨著雍正也叫起“舅舅”。

十三阿哥冷眼旁觀,只覺得隆科多性情大變,跳梁小醜一般,再也沒有早年的內斂與縝密,心中嘆息不已,對自己也多了幾分告誡。不管皇恩如此浩蕩,都要恪守臣子之道,不失謹慎之心,才是立足根本。

曹颙知道這“舅舅”之事時,已經是次日,旨意明發六部。

尊崇隆科多,這是他已知之事,倒是沒有太過意外。

隆科多貴在出身,兩代後族,不是尋常官宦人家能比上的。戶部眾人提起來,也不過是說一句新皇厚待母族。真讓大家嫉妒的,是雜牌子出身的郎中李衛。

李衛升遷的旨意已下,如今正在戶部辦理交接之事。

戶部三庫眾人,早先因嫌李衛不知變通,擋了大家財路,這幾年明裏暗裏的沒少擠兌李衛。

即便曉得他是雍親王府門人,也沒有人認為四阿哥會將他當回事兒。不管是李衛的學識履歷,還是他待人接物,距離“人才”二字都相距甚遠。

誰會想到,四阿哥承繼大統,李衛成了潛邸之臣,沖天之勢,銳不可當。

早年算計李衛的,給李衛下絆子的,如今背後說幾句酸話,人前卻是得笑臉巴結李衛。有過節的,更是不惜大出血,備下豐厚的儀程,就是怕李衛記仇。

若不是國喪期間,不能宴飲,他們怕是要一天十二個時辰把著李衛不放。

從送銀子,到送小廝、長隨、侍婢,無所不送。大家如此熱絡,也是帶了幾分試探。畢竟以李衛早先的脾氣,並不是好相與之人,要是真記仇了,往後在官場上狹路相逢也難堪。

沒想到,李衛是來者不拒,統統收下。

一時之間,這同僚關系,其樂融融。

曹颙見了,暗暗點頭。李衛能扶搖直上,不單單是靠雍正器重,與他活絡的性子也有關系。

在戶部守著銀錢入庫大事,關系緊要,不容有失。他要是稍有懈怠,就要陷入深淵,萬劫不復。這個時候,就算得罪了同僚,也不可生貪念,得罪皇上。

外放為官,遠離京畿,就沒必要再與京官結怨,能化解的矛盾都化解,省得往後因此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