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悲憤(第3/3頁)

人人都曉得康熙與裕憲親王兄弟最是相得,為了彌合兄弟感情,放逐一個女子,倒也說得過去。

只是為何珠胎暗結,又為何不能養在宮中,曹颙就不得而知。

李氏聽了這蒙古格格因得皇帝與裕親王兄弟愛慕流落民間,怔了半晌,搖頭道:“會不會皇上誤會了?你外祖母確實是旗人不假,但是與你外祖父成親,才有了我,怎麽可能是那位蒙古格格?”

這句話,卻是聽得曹颙發懵。

這裏的“外祖母”,肯定不是指高氏。

如今這旗民不婚的禁令,雖說是在滿清入關伊始時,多爾袞制定的,但是這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聯姻時,入了旗籍便是。

就像這高氏,就是地道的漢人,如今雖也在旗,卻是在南方生活慣了的緣故,仍是以漢人自居。

“從八歲起,我便曉得自己是庶女,並不是老太太所出。生我之人,是父親納的外室,生我之母,產後而亡。”李氏的聲音,帶了幾分惆悵:“那時候膽子小,怕老太太惱,就裝不知道。”

“母親怎麽會曉得這些?”曹颙見母親面露哀痛,心中沉甸甸的。

“是我無意聽到大老太太勸老太太的話,才曉得老太太恨你外公……”李氏想起往事,越發難過。

曹颙總算明白,為何母親為養成這樣軟綿綿的性子,那種自以為是“庶出”而小心翼翼看人臉上長大,性格不壓抑才怪。

“天家血脈,怎可兒戲?若不是篤定,太後與皇上也不會接二連三地加恩。或許,誤會的是李家與老太太。聽莊先生說,當年隨同慧妃娘娘一起出宮的,還有一位滿洲貴女,許是那位才是外祖父的如夫人。”曹颙想了想,說道。

“颙兒的意思……”李氏臉色白得怕人,看著兒子問道。

“據兒子看,母親卻是皇家血脈。”曹颙肯定地回道。

隨著禦前消息在京城的傳開,這閑言碎語是少不得的,曹颙希望母親心中有底,省得到時嚇到。

“要是如此,為何太後不認我,為何皇上……為何皇上不認我?”李氏壓抑著滿心悲憤,低聲道。

“帝王之事,一言一行都要列入史書,許是這早年往事,有不容於史筆之處……”曹颙上前,輕扶住母親的肩膀,安撫道:“母親,他們不認就不認識,咱們一家人不過得挺好麽?誰還稀罕多幾個親戚不成?”

李氏再也說不出話,拉著兒子的袖子,眼淚簌簌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