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朔日變(第2/3頁)

像十六阿哥這樣母族低微的皇子,就該像七阿哥、十二阿哥那樣,安份做人;偏生十六阿哥這些年來最得皇上的寵。

又因他不爭大位,為人圓滑,同諸位皇子關系也親近。

弘明卻忘了,他是嫡子不假,卻不是嫡孫,身份並不比十六阿哥高貴。

他瞧不起十六阿哥,覺得王嬪出身低,是江南幾位織造早年“進貢”的漢女,卻忘了他親祖母包衣出身,小選進宮,也不是什麽好出身。

想著在曹宅的灰頭土臉,弘明就憤憤不已。

他眯了眯眼睛,喚來一人,低聲詢問兩句,隨後起身,往禦前去了。

近日天氣晴好,康熙每日飯後,都要在海子邊遛彎兒。

祖孫兩個“不期而遇”,康熙少不得喚過這個孫子,聊上幾句。

弘明雖十七,但是還在上書房,沒有出來當差,所以也曉得避諱,決口不提政務,只是說些家常。

看著孫子有心奉承,康熙面上溫煦,心裏並不痛快。

做了六十來年皇帝,他自然是火眼金晶,弘明那點小聰明,還不入康熙的眼。

弘明負氣而來,就是想給十六阿哥與曹颙上點兒眼藥的。他也瞧出來了,曹颙“膽小如鼠”,並不是有魄力之人。

明面上,是不站隊、不結黨,要承繼曹家傳統,做“純臣”;實際上,是怕受了奪嫡的牽連,避而遠之。

想著曹颙對自己的疏離,弘明就覺得惡心。

下賤包衣,只因借了父祖的光,娶了皇孫格格,襲了伯爵,就當自己幾斤幾兩。

他心中雖將曹颙與十六阿哥都蔑視上,但是因對康熙的畏懼,使得他不敢帶出譏諷出來,只是將話題轉到熱河最近流行的“煙嘴兒”上。

“怪不得十六叔倚重曹額駙,曹額駙這‘招財童子’的名兒真不是虛的,孫兒算是服了……這才多暫功夫,十六叔就要將蒙古王公口袋裏的銀子都搜光了……往後皇瑪法要是內庫用銀子使,就該使曹額駙想法子,準能立時就好……”弘明帶著笑,“隨口”說道。

商賈是小道,康熙雖樂不得兒子賺蒙古王公的銀子,但是對曹颙這半年的“無作為”並不算滿意。

戶部侍郎,打理的是一國財政,並不是孩子過家家。

正想要國庫富足,還得想正經法子,不是做個小生意、收拾出個小物件就行的。

因此,聽了弘明的話,他冷哼了一聲。

這其中,既有對曹颙“不爭氣”的不滿,也有對弘明耍小聰明的不屑。

他這一席話,抹殺十六阿哥在內務府差事的功勞,將十六阿哥與曹颙的交情,說成了是利用。

弘明心中,只當皇瑪法是對十六阿哥借著內務府的名義行商賈之事不滿,暗暗歡喜,低頭道道:“同十六叔比起來,孫兒真是無地自容……十六叔像孫兒這般大時,就已經從上書房出來當差,孫兒卻是愚鈍,還得讀書……”

康熙瞥了他一眼,的眼神中沒有一絲溫度,語調卻平和得緊:“你們身份不一樣,不用擱在一塊兒比。你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熟悉為政之道……”

弘明“埋怨”自己這兩句,是羨慕三阿哥府與五阿哥府兩位世子都已當差多年,自己卻這麽大了,還在上書房讀書。

沒想到,康熙卻說了這麽一句。

雖說外界對十四阿哥為儲之事議論紛紛,弘明也隱隱被當成太子家的太子,但是畢竟沒有準信,弘明也是忐忑。

沒想到,就在這海子邊,祖孫兩人的閑話中,康熙會說出這樣讓人“胡思亂想”的話來。

弘明直覺得身上軟軟的,幾乎站立不住,猛地擡起頭來,望向康熙。

康熙渾然無覺,因天色漸黑,還以為是烏雲遮日,擡起頭來。

只看了一眼,他就變色臉色……

朔日日食,欽天監提前並沒有相關預報。

西北兵災,東南民亂,中原大旱……又趕上日食,愚民無知,不知日月星辰變化是自然之理,只將異常變化當成是上天示警……

朔日日食,百姓眼中,會如何看待他這位帝王……康熙只覺得滿嘴腥甜,眼前一陣發黑……

就聽旁邊弘明帶了幾分焦急,高呼道:“皇瑪法……”

雖說在上書房裏,弘明也對西洋天文歷法有所知曉,但是並不盡信。

今年氣候本就異常,中原大旱,湖廣雨水成災,如今又有朔日日食……

弘明想得不是老天示警,而是“天狗吞日”。

國無二君,天無二日。

皇瑪法已經到了風燭殘年……弘明扶著康熙,心裏“撲通”、“撲通”直跳,看來讓阿瑪回京敘職果然是明智之舉……

……

日食,日食了。

不能說日食稀奇,但是能在熱河看到,也是百年不遇了。

曹宅這邊,客人來酒過三巡,告辭離去,曹颙出來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