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升轉(第2/3頁)

“走,十七弟,琉璃廠逛逛去……”十六阿哥帶了幾分雀躍道。

十七阿哥猶豫了一下,低聲問道:“十六哥,您怎麽這麽早打四哥府上出來?今日雖不是大生日,兄弟團聚團聚也好。”

“兄弟?”十六阿哥挑了挑嘴角,耷拉下臉,道:“咱們又不是戲子,非把戲碼場全了。大家都過來,不過是應付個場面,除了十三哥,有幾個真正盼著四哥長壽的?”

十七阿哥被噎得無話,半晌方道:“我也盼著四哥好。”

十六阿哥點點頭,道:“我曉得,你念著四哥的照看,只是皇阿瑪素來忌諱這個。有十三哥一個人跟在四哥身後,就行了,再添上你我,就成了礙眼。”說到最後,壓低了音量。

十七阿哥曉得十六阿哥說得是實,覺得有些沒滋味兒,訕訕地擡頭來,看了看天色兒,道:“陰天了,許是要下雪,十六哥咱們早去早回吧。”說著,從長隨手中接過馬韁,同十六阿哥一道往琉璃廠溜達……

……

暢春園,清溪書屋。

屋子裏有些清冷,魏珠站在門口,猶豫了半晌,想著到底要不要多嘴加兩個炭盆,但是這邊供給,都是有定例在。

皇上又是不服老的,不會應允添炭盆。

可是,今兒天發陰,冷得邪乎,要是皇上身子著涼了,到時候受罪的也是他們這些做奴才的。

魏珠眼觀鼻、鼻觀心,費了不少精神,相出個法子子,忙喚了兩個小太監,低聲吩咐了幾句。

屋子裏,康熙身上披著個氅衣,坐在炕上。幾位大學士,也都是有年紀的人,賜坐了小凳子,聽康熙說起科道官選授轉升之事。

科道官,多是由六部司官選授,而後內升為轉。科道品級雖不高,但是清貴,升遷快,有的入科道一年,就內升外轉。

更有甚至,這內升有直接升為京堂的。

若是人才卓越,超擢也便罷了;要是人才平平,就越次超用,也是不妥當。

康熙下令諸位大學士,往後科道官內升外轉,要查科道前的品級。若是郎中補授科道的,兩年後準其開列升轉;員外郎補授的三年,主事補授的四年。

幾位大學士聽得稀裏糊塗,心裏已經在嘀咕,為何皇上今兒大張旗鼓地說這個。

科道是什麽?是天子侍臣,皇上監控天下百官的利器。

這“超擢”不“超擢”的,還不是皇上一個人說了算。不管是放到地方為布政使與按察使,還是內升為京堂,都是皇上的恩典。

如今,皇帝巴巴地說起這個,所謂何來?

難道這升轉限制,真能幹涉皇上的恩旨不成?

能夠做到大學士位置的,無不是為宦半輩子,歷經沉浮的,雖心中疑惑著,面上也都是一副“皇上聖明”的樣子。

只有大學士蕭永藻,禦前侍奉了十來年,曉得康熙不會平白提這個。

他的心中,想起一人。

皇上看似限制科道越次擢升,但是未嘗不是為科道官擢升正名。

六品主事四年開列,從五品員外郎三年,五品郎中兩年,那正三品的總管內務府大臣轉科道,兩年擢升京堂更是名正言順。

老爺子今年七十多,垂著眼看自己的白胡子,看了看右側坐著的王頊齡,比自己還大幾歲,明年就滿八十。

他們這些人,已經老了……

……

李氏這邊,是吃完壽宴,才聽說侄兒外放的消息。

待侄子們走後,李氏就留了兒子說話,不過是不放心城裏,想早些回府:“東府一府婦孺,老四出京,就剩下小五,還是應試的,委實叫人不放心。加上今年天冷得厲害,就算在莊子裏,也不敢叫孩子們老在外頭跑,生怕吹了風。孩子這麽多,真要有一個、兩個不舒坦的,也叫人糟心,還是早日回京吧。”

按照計劃,曹家諸人原打算在這邊住到冬至,在回城預備新年的。

曹颙想了想,母親說得也在理。

馬上就要出孝,他需要料理的事情也多,在莊子上信息閉塞,稍有不便。

三日後,曹家一行人,離開溫泉莊子回城。

鄭燮穿著厚厚的棉衣,騎在馬上,看著這眼前雪景,低吟道:“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詩作灑脫,到底是紅塵中人,未能免俗。

他是曹府西席,自然曉得曹家諸人提前回城的緣故,是曹家四爺外放為學政。

他就是參加完縣試、府試、院試的秀才,自然也見識過學政大人的威風。

想著曹項比自己小十來歲,卻是這般春風得意,就是平素豁達的鄭燮,心裏也有些發酸。

中進士,入翰林,讀書人最大的榮耀,莫過於此。

曹颙騎馬與鄭燮並行,哪裏曉得他犯了讀書人的酸勁兒,聽他隨口吟哦,真是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