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打擊(第2/3頁)

想到這裏,曹颙對李誠是否能高中,有些拿不準。

李誠就算看著伶俐些,畢竟年歲有限,與那些讀了十幾年書,或者讀了半輩子書的考生同場,並無穩妥的把握。

小滿已經在旁說道:“今日放榜,明兒有鹿鳴宴。李家表少爺得了報喜的信,說不定病就好了,也省得太太同大爺操心。”

許是因為曹頫十六歲中舉,曹項十四歲初次下場、十八歲為探花,在小滿心中,科舉並不算什麽,所以沒想過李誠可能會落第。

在他看來,若是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千裏迢迢地快馬趕來,那不是吃飽了撐的。

等到回府,曹颙剛下馬,就見門房上前稟道:“大爺,程家七爺帶人來給大爺請安,在偏廳裏候著。”

曹颙下馬,將韁繩遞給小廝,邁步進了院子。

偏廳中,程夢顯看著眼前略帶拘謹的鄭燮,有些不解,低聲道:“克柔兄,論起來,兄同曹爺也有同門之誼,因何這般拘謹?”

這說的是鄭燮師祖曾為曹府西席,為曹颙夫子之事。

鄭燮聞言,臉上帶了詫異,問道:“七爺,這從何說起?”

程夢顯被問得一愣,倒是有些糊塗,道:“難道是訛傳,不是說曹爺同令尊一樣,都是宋大家再傳弟子麽?”

從去年開始,程夢顯就極為關注曹颙,恨不得將曹颙相關的事兒都打探得清清楚楚。

曹颙的字,在京城官場也算出了名的。就是這兩年,也常有上曹家求字的。所以,他是書法大家宋斌臣再傳弟子之事,並不是秘密。

鄭燮聞言,道:“許是時隔久遠,沒有聽家父提過,不知此事。還請七爺體恤,勿提此事,學生只為謀館而來,不好攀附。”

程夢顯皺眉看著鄭燮,倒是不知道說什麽好。

家裏都揭不開鍋,都淪落到街頭賣字,還不知變通。換過其他人,想著曹家的關系,早就上門打秋風了。

畢竟,世人對“尊師重教”甚為看重,曹颙又是出了名的好人緣,念著同門之誼,也會伸手幫襯鄭燮一把。

偏廳外,曹颙駐足,剛好聽見最後兩句。

不知此事?

鄭燮比曹颙大一歲,康熙四十年已經八周歲。當時,跟著宋夫子到曹家在杭州的別院去過兩遭,乖乖巧巧的管曹颙叫“師叔”。

曹颙想起往事,心中只覺得好笑。

自己這個“師侄”,也是康乾時的大名人。如今既送上門來,還敢巴巴地同自己撇清幹系,哪裏那麽便宜?

想到給兒子們請來這麽一個聞名後事的大名人做老師,曹颙頗為興奮。說不定,幾十年後,自己的兒孫也在仕林占有一席之地,留名青史。

他放沉了腳步,走上前去,推開門進去。

程夢顯在屋子裏聽見腳步聲,忙站起身來相迎,鄭燮見狀,也隨著站起。

“是高雲來了。”曹颙臉上帶了笑,嘴裏叫著程夢顯的字。

接觸久了,對這個識實務的程老七,曹颙頗有好感。怪不得程家能立足江南百年不倒,就看到當家人程夢昆這一代堂兄弟幾個,都是通達之人。

如同流水一般,溫潤宜人,柔而不剛。

“曹爺,這位就是小人同曹爺提過的鄭燮鄭克柔……”程夢顯俯身見禮,隨後又轉身對鄭燮道:“克柔兄,這位就是曹伯爺,此間主人。”

“學生鄭燮見過曹伯爺……”鄭燮俯身作揖。

曹颙回禮,道:“鄭先生。”

二十年不見,鄭燮頭癬早就好了,只有大腦門,還依稀瞧出小時候的模樣。

想著那個時候曹頤淘氣,還曾推倒了鄭燮,抱之老拳,曹颙的笑意就有些止不住。他忙伸出拳頭,遮在嘴邊,輕咳了兩下,請兩人坐了。

曹颙提及家中小兒數人,說起聘西席之事,同鄭燮一問一答。

鄭燮則是說了自己之前授課的經歷,倒也算是不卑不亢。

曹颙聽了,點點頭。很好,換做其他人,少不得要“守著”中庸之道,心中不管如何,嘴裏都要“自謙”幾句。

鄭燮倒是實在,沒有吹噓自己如何,倒是直白說了自己在八股上的不足。

那意思,是因為這邊的學生還在稚齡,他才謀上一館;若是應試之齡,他也不好厚顏,省得誤人子弟。

程夢顯在旁,暗自打量曹颙。看著這樣子,曹颙確實像是不知道眼前這個鄭燮還同自己有淵源。

程夢顯頗為慶幸,幸好自己沒有多嘴提及這一段,要不然曹颙說不定就要以為鄭燮是攀附權貴,心生鄙薄。

……

安定門內,雍親王府。

年熙穿著簇新的補服,躬身道:“奴才謝過王爺提挈。”

四阿哥冷哼一聲,瞪了他一眼,道:“都求到十三爺處了,爺還敢不應你麽?只是這次如了你的意,你也要省得,沒有下回!”

年熙忙道:“奴才曉得,再不敢因奴才私事勞煩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