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南下(第2/3頁)

隨著曹穎母子回杭州,那些孫、曹兩家“義絕”的傳言不攻自破。

不算壞,曹穎也稱不上好。

不僅婆婆冷淡,妯娌小姑待她也不如早先親近。明面上,她依舊是孫家人,但是卻好像不是那麽回事。

隔閡與疏離,已經存在。

曹穎在婆家待著沒意思,尋思帶兒子們回京,安氏卻是摟了長孫,不肯松口。

孫文成也勸媳婦多留些日子,畢竟孫禮已經十四,以後進學出仕,能陪在祖父母身邊的日子有限。

曹穎雖著急,但是見公婆是真心疼孫子,兒子在長輩寵溺下也露出幾分笑模樣,不再是之前小大人一般,實舍不得說什麽。

直到曹颙信至,孫文成告之媳婦,曹家將過來人接,曹穎的心才踏實下來。

這日,她正擬給兄弟姐妹們帶的禮單,想著妹妹曹頤愛喝龍井,忙吩咐人去茶園預定些雨前龍井。

待擬好單子,曹穎想起一事兒,叫丫鬟稱了兩百兩銀子,預備了幾套尺頭,叫人將曹家跟來的幾個媳婦子叫來,說了過些日子回京之事。

那幾個媳婦子聽了,都多了笑模樣。

雖說出來前,大奶奶已經交代了,好好辦差事,少不了大家賞賜,但是這出來已二個多月,眾人也都惦記京城。

待同幾個媳婦子說完話後,曹穎便叫丫鬟端上了尺頭,又拿出了五十兩銀子,道:“大過年的,難為你們陪我走一趟。原本想買些土儀酬謝大家夥兒,但是京城繁華,並不缺什麽。這有些尺頭,給大家添衣裳,外加每人十兩銀子,給大家買茶吃,莫要嫌少。”

眾人皆俯身謝過,口稱謝過大姑奶奶賞賜。

護送她來的曹家下人中,以趙安夫婦為首。趙安帶著這些人出來,禦下極嚴,生怕下頭人有半點錯處,壞了曹家的名聲。

來杭州兩個月,拘著大家在織造府,不敢放出去。

曹穎想了想,便道:“如今正是賞景的好時候,若是不去看一眼西湖,也白來趟杭州。我同趙管家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讓大家出去透透氣。”

眾人再次謝過,曹穎單留下趙安家的,打發其他人下去。

她將剩下的一百五十兩銀子,交給趙安家的,道:“這是給外頭管事的,你交給趙管家,管事每人十兩,聽差的每人五兩,這一路辛苦,總不能讓大家白辛苦一遭。”

這次來的管事除了趙安,還有四人,另有聽差十人。

趙安家的,就是早年做過老太太丫鬟、後來又侍候過曹颙六、七年的玳瑁,又叫惠心。她年紀同曹穎相仿,曹穎出閣前,關系也是相熟的。

曹颙、初瑜選他們夫婦帶人送曹穎,也是因這個緣故。

接過銀子,趙安家的就問出心中疑惑:“大姑奶奶,這管事五人,五十兩銀子,聽差十人,五十兩銀子,攏共一百兩就夠了。一百五十兩,是不是多了?”

曹穎聞言,笑道:“不多,那五十兩銀子,是我酬謝你們兩口子的。大年下的,撇下幾個孩子,天寒地凍的趕路,委實不容易。如今你男人在大爺跟前體面,你管家娘子當得好好的,本不該接這樣的苦差,遭這個罪。”

趙安家的聽了,忙起身道:“瞧大姑奶奶說的,折殺奴婢了。能服侍大姑奶奶,是我們的福分……銀子奴婢可不敢收,要是大爺、大奶奶曉得了,說不得要怪我們輕狂……”

曹穎見她謹慎,搖頭道:“快坐吧,咱們也是打小認識的,規矩多了,瞅著都累。早先我同二妹妹都以為你會在大爺身邊侍候一輩子,沒想到你卻是個有主意的。給你就收著,幾十兩銀子,我還掏得起……”

話說到這個地步,再不收就不恭敬了,趙安家的只能謝過收了……

……

眼看著媳婦預備回京,安氏有些急了,拿著帕子在丈夫面前抹眼淚,抱怨道:“家有賢妻,夫不生橫禍。若不是曹家迫得緊,老大也不會丟官罷職,有家歸不得。平素裝賢惠,還不是撚酸拿醋的。兒子已經回不來,還要讓她將孫兒帶走?老爺,禮兒可是咱們孫家嫡長孫,這離鄉背井的,算什麽?”

孫文成也舍不得孫子,這一個多月,暗中觀察長孫,發現他實在是個品行具佳的好孩子;就是庶出的孫初,小小年紀,也乖巧守禮。

這兄弟兩個,不僅比他們父親少年時強出許多,就是同孫文成幾個幼子比起來,也是高出一截。

他對孫子們的慈愛,倒是全然發自內心。也看出,這個媳婦沒挑錯,看著綿了些,但是到底大家出身,卻會教孩子。

不為了別的,就是為了孫子們的前程,孫文成也只能忍了這骨肉離別之苦。

“胡說八道!仔細叫孩子們聽見。提那個丟人現眼的孽障做甚?早死早清凈,我倒寧願沒這個兒子!”孫文成提及長子,惱羞成怒,呵道:“還不帶人去庫房,穿的、用的,要給孫子、孫女們帶齊備些。親家那邊,也不好失了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