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賀壽(下)(第3/4頁)

曹頫看出曹颙顧及,嘆了口氣,道:“我曉得,大哥是怕伯娘為難。到底是大哥的母舅家,這關系也不是說斷能斷的。要不然,落在外人眼中,咱們有理也變成沒理了。”

如今東府家務,內宅是靜惠手中,外邊則是曹頫在打理。

曹項雖年長,但是庶子身份,有心避讓,就以當差為名,將家務交代弟弟手中。

曹颙想起過幾日的拍賣,曹颙那三張旁親的帖子,已經送人,本家帖子,是打算讓堂弟去的,就對曹頫道:“過幾日的拍賣,古董字畫這些都沒用,爭到手中,也不過是送人情使。大宅子、大莊子,搶的人指定多。到時候價錢下不來,搶也是白搶。正好還有些日子,出去使人打聽打聽二進、三進宅子的價格,好心中有數。三進的宅子,或是十頃、二十頃的小莊,看著地方好的,就下標看看。能得了就當撿個便宜,不能得了,也對比對比價格,往後再淘換別的。”

按照民間通行的規矩,像東府這樣,有兄弟幾人的,娶親後就多分家,或者等到父親身故後。

如今東府兩條都占了,但是卻因曹頌出征,長兄不在,無人提及此事。

曹頫同曹項年歲最近,兄弟感情打小就好,對這位庶兄同其他兄長一樣,並無遠近之分。

早先,是寶蝶姨娘日子難熬;如今,是四房奶奶春華不得婆婆的眼,隱忍度日。

雖無人抱怨,曹頫卻是看不過眼,同曹颙提過分家之事。

就算曉得堂弟夫婦受了委屈,曹颙眼下卻不能做主為東府分家。就算真要分,也要等曹頌回來。

曹颙的意思,曹頫可以用東府的余財,先置辦些地產、房產。要不然,以兆佳氏的性子,這些銀子把在她手中,真到了分家之人,也不會有庶子的份。

再說,真到了分家之時,曹頫夫婦也要從東府出來的。不說別的,就是這宅子,就得需要買兩處。

雖說春華、素芯的陪嫁都有房產,但是自古以來沒有住陪嫁宅子的道理。

曹頫也曉得兄弟分家是大事,越不過長兄曹頌去,就聽了堂兄的,就置產的事放在心上。

不過,眼下聽了曹颙的囑咐,他卻有些遲疑,道:“大哥,這次是暗標,就算真有好的宅田,價碼也不能低了。弟弟手上的銀子……”

曹颙聽他說這個,從書桌抽屜裏拿出一個匣子,遞到曹頫手上,道:“銀子不用愁,這是兩萬兩銀票,就用這個置產。”

曹頫聽了,忙將匣子遞還曹颙,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道:“大哥心意,弟弟心領了,這銀子弟弟不能收。大哥這頭,老的老,小的小,進項又不多,各項人情拋費又大,還得靠大嫂體己補貼。弟弟怎麽能收大哥的銀子?大哥還是拿回去,就算不顧及旁人,也要想想大嫂。總不好讓大嫂笑話咱們曹家男人都是吃軟飯的,那樣弟弟們往後還有何臉面見大嫂?”

曹颙卻不接,道:“給你就收著。這確實是稻香村的收益,買賣沒開業前,我就同你嫂子商議過的,要從收益中留些銀子,給你們日後置產用。你們都是我弟弟,雖隔著房,在我眼裏卻是同長生一樣的。不能給你們大富大貴,也不會讓你們為了吃穿嚼用操心。哥哥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且收著,不要磨嘰。”

曹頫摩挲著匣子,望著堂兄,神色變幻,訕訕道:“向來都是大哥為我們操心,我們卻不能做大哥助力。大哥這些年支撐家裏,吃遍苦頭,我們白享福,這叫什麽事兒?”

“都是一家人,說這些做甚?再說,你們還小,且看以後。我也想著借借弟弟們的光,做個混吃等死的富家翁。”曹颙笑著說道。

曹頫是康熙四十一年生人,當初曹颙離開江寧北上京城時,他已經八歲。

那個時候不懂事,曹頫心中還嫉妒過這個堂兄。因他是眾人捧在手心中的曹家長房長孫,老太太的心尖子,伯父伯娘的愛子。

當年那個雲淡風輕的勛貴少年,到今日仕途起伏、傷病不斷的兄長,曹頫只覺得眼圈發熱,心裏羞憤難擋。

舊日的自己,同今日的李鼐有什麽區別。那醜惡的嫉妒之心,使得人都變成鬼怪。

眼前這個人,是他最當敬重的兄長……

……

東直門內,李宅。

聽說九貝子府使人來,李鼐有些意外。他看看窗外天色,已經黑了。

難道是有什麽急事兒?

宰相門人七品官,更不要說貝子府的管事。就算沒有品級,這架子端得卻足,恨不得鼻孔沖天說話。

李鼐使人包了個五十兩的銀封過去,那管事臉色才算好些,瞥了李鼐一眼,道:“我們主子爺從四爺府上回來,氣兒就有些不順,我也不曉主子傳李爺何事。李爺心中掂量著,多陪些小心吧。”說罷,也不多留,起身拱拱手,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