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幾番思量(第3/4頁)

說到這裏,他有些為難地看著四阿哥道:“當初宗室股東們,生怕京城各衙門打銀行的主意,就早早地定下一條,不管是什麽衙門,從銀行支銀子,利息能最低,這質押物卻不能少了。不為別的,就是防了壞賬,損了他們的股。”

四阿哥聞言,面上帶著了薄怒,冷哼了一聲,道:“這個時候,倒是顯他們聰明。一幫酒囊飯袋,除了算計銀子,再沒有半點出息。”

十六阿哥苦笑道:“若不是為銀子,他們也不能跟著入股辦銀行。”說到這裏,他想起一事兒,道:“四哥,怎麽有風聲出來,說是戶部也要辦銀行?這銀行雖能斂銀子,卻是最容易出紕漏。要是戶部真要辦,四哥就從這邊挑些老人過去把著,要不然讓小人鉆了空子,私吞了銀子,壞了銀行招牌,連內務府的生意也受牽連。”

四阿哥點點頭,道:“是有人張羅,我給壓了下來。且等等看,你這邊才一年多,利弊如何一時還看不清,還是再等兩年看看。”

十六阿哥聞言,露出幾分擔心,道:“這樣一來,雖穩當了不少,怕那些人又要把四哥給怨上。這明白點的,曉得四哥是為朝廷好,省了辦砸了,損了朝廷顏面;糊塗的,只當四哥攔著他們發財。”

四阿哥臉上露出譏諷,道:“怨上又怎樣?說我不好的又少了?用百姓的銀錢、朝廷的顏面換那聲好,我還不稀罕!”

十六阿哥見他如此,反倒是不好說什麽,怕說不妥當引得他越發惱,就點頭應和兩句。

四阿哥這會兒已經恢復平靜,沉吟了半響,道:“若是你這銀行想要辦下去,戶部卻是不能平白支銀子。這次要支五十萬兩銀子使,我先回去,查查三庫那邊,看看有沒有質押之物。前幾日內務府發的那個帖子,就是幹系這質押之物的吧?”

“正是銀行也一年多過了還款期限的質押物。其中有不少良田房產,八旗的敗家子真不少。四哥打發兩個管家來吧,若是真有好東西,不要白不要,省得便宜了旁人。”十六阿哥回道:“這些日子,不少人尋弟弟,想要占這個便宜,先挑的。弟弟想著與其賣人情,還不若板起臉來,寧可得罪人,也給皇阿瑪的銀庫裏多添些銀子。這眼看年底了,總要讓皇阿瑪手頭寬裕些。”

四阿哥邊聽邊點頭,道:“難為你這份心。如此最好。盡可著這些人家賣,已是便宜了他們,不能再助長他們的貪婪之心。”

雖說這銀子,沒有痛快拿到,但是四阿哥倒是沒有怪罪十六阿哥的意思。

瞧著十六阿哥當差精心,四阿哥也甚是欣慰,看著十六阿哥道:“還是皇阿瑪慧眼識人,這內務府交到十六弟手中,最是妥當。”

十六阿哥苦著臉,道:“四哥可別誇我了。不過是咬牙硬撐著,前幾日去看曹颙,那才是悠哉日子。不過是皇阿瑪上了年歲,咱們做兒子的,怎麽也要盡些孝心。”

聽到“曹颙”二字,四阿哥道:“不是說前些日子在昌平侍候莊稼麽?沒提土豆種得如何?”

十六阿哥聞言,笑出聲來,道:“真讓四哥說著了,那小子是拉著我念叨了半日土豆經。聽說使人在直隸劃了各樣土豆種,明年還要接著種。那家夥,就是心慈。不曉得聽誰說的,這個土豆要是種好了,畝產過千斤,就琢磨起這個來。他的意思,若是往後各地都種土豆,趕上旱撈天災,用這個撐著,也能少餓死幾個人。除了這個,還有苞谷,今年也種了。記了厚厚一打子筆記,說要種兩年,整理出來,要交到戶部。”

四阿哥雖曉得曹颙侍候莊稼,卻不曉得這其中詳細打算。聽了十六阿哥這番話,不覺有些動容,嘴上卻說不出好來,念叨一句:“不務正業,婦人之仁!”

……

此刻的曹颙,正在書房,整理這半年的農事記錄。

不學農,不知世事艱難。聽說今年西南大旱,有幾十個府縣受災,朝廷已經有旨意下去,命那幾個省的巡撫開省倉賑濟災民。

這天下糧倉,就是京城戶部的糧倉,在天子腳下,就算有碩鼠,也不敢大肆咀嚼。剩下的,在地方的,多數都是擺設。

對於這一點,康熙心中也有數,所以若是直隸、江南、東南這些地方遇到天災,都是朝廷撥漕糧賑濟。

直隸是京畿,不能亂;江南是天下賦稅重地,士子雲集之地,亂不的;東南百姓不少心懷前朝,不可亂。所以這三處,必須要施恩安撫。

西南蠻荒之地,散住著不少地方部族,本就是窮鄉僻壤,就是出事,也鬧騰不起來,朝廷自然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其實,就算不用再試種,這土豆高產已經有了定論。

畢竟,從明朝土豆引進,至今已經過百年,從福建到直隸,種土豆的地方不算少。只是因交通消息閉塞的緣故,西北、西南地方沒聽說有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