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鋪路(第2/3頁)

十七福晉輩分比初瑜高一輩,但是年紀相仿,向來關系較好,如今都在昌平住著,往來比過去越發親密。

其實,對於十七阿哥時常造訪,曹颙心裏也是歡迎的。

放下心事的十七阿哥,恢復往日豁達性子,是個極有趣之人。他全然沒有龍子龍孫的自覺,對於爭權奪利之事深惡痛絕,提也不耐煩提的。

這樣的十七阿哥,恢復了少年的元氣,實際上也是在向外界表態。他確實沒有權勢之心,這未曾不是一種自保的法子。

十七阿哥是熟客,曹颙陪著他喝了半盞茶,下了一盤棋,就起身道:“走,帶十七爺去我的一畝三分地兒看看。”

“又種什麽?”十七阿哥跟著起身,有些好奇道:“你也是大家出身,從沒吃過苦、受過累的人,怎麽最近就迷這個?”

“總要尋些事兒做,十七阿哥沒做過,所以不曉得。要是做幾日農夫,就曉得其中樂趣。”曹颙笑著說道。

所謂“一畝三分地”,實際上足有十來畝大小,就在莊子西北處。

一半開辟了菜地,種著各色應季菜蔬;一半則是農田,現下種著的有麥、谷子、高粱、黃豆、苞谷等幾張常見的莊稼。

今日新整理出的這兩畝地,則是要栽種土豆。

從城裏買來的土豆種子,已經由侍候地的幾個佃戶,都按照土豆芽切成塊。

曹颙這邊理論的知識多,並沒有親自動手的嗜好。帶著十七阿哥到農莊這邊,也不過是看看的土豆栽種得如何,其他莊稼長勢如何,什麽的。

其實,除了眼前這塊地,他還使人在後山向陽、背陰的地方各開了兩畝地,種得就是苞谷同土豆。

畢竟沒有做過農民,他對於農業的認知很是籠統。

他只曉得在幾百年後,這苞谷、也就是玉米,做過幾十年的國家儲備糧。北方幹旱地區,主要的農作物就是玉米。

至於土豆,則是因為曉得它不挑地,而且還高產。

時值五月中旬,這地裏的菜蔬莊稼長勢不同。有的才發芽,有的如油菜、韭菜、水蘿蔔等物,已經能吃了。

十七阿哥自幼長在深宮,但是十來歲就隨扈出京,並不是不知稼穡的無知之人。

看著眼前這一片規劃有序的田園菜地,十七阿哥除了最初的好奇,也不由陷入深思。

認識曹颙多年,他曉得曹颙並不是勤快人,這些年要不是皇父催著,根本不會一步一步走到今日。

十七阿哥可不會單純地以為,曹颙種地種菜真是為打發時間來的。

這會兒功夫,日頭越發足了。

曹颙見十七阿哥頭上有汗,就不拉他在這邊呆著,兩人回莊子用午飯。

這午飯上的小白菜、小水蘿蔔,都是使人從菜地裏新掐的,就著素炸醬、肉炸醬,兩人吃了好幾碗飯。

待飯後,十七阿哥才問出心中疑問,道:“孚若,說實話,怎麽想起侍候莊稼來?”

曹颙沉默了半晌,道:“前年夏天,我不是去了次河南府麽?除了在洛陽,還去了下邊縣城。正趕上河南前兩年大旱,城裏都是買兒賣女的,鄉下則是攜家帶口去逃荒。那真如蝗蟲過境一般,路上的野菜樹葉都被吃光了。”

十七阿哥聽得皺眉,道:“怎會如此,不是有朝廷的賑濟麽?”

曹颙看了十七阿哥一眼,道:“河南府的地方倉我不曉得,只記得早年在山東時,地方糧倉多是只有賬目,沒有糧食。趕上朝廷需要調糧的時節,不過是胡亂調些來充數。”

十七阿哥聽得生惱,道:“蠹蟲,說到底,還是皇阿瑪縱容……”後半句卻是說不出,只使勁地拍了拍椅子,表達自己的不滿。

對於吏治腐敗,曹颙也不想多說什麽。

一是曉得多說無益,康熙在位久了,又愛面子,又在乎史筆,是打定主意要做“仁君”的;二是曉得,用不了幾年,四阿哥上台,就會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現下貪汙得越狠,到時候下場就越慘,不過是自作自受罷了。

“西北十年九旱,西南都是山丘之地,這苞谷同土豆兩個,雖是糙物,但是卻不比其他莊稼那般挑地,畝產也高。去年夏天,河南府的山丘等地,已經由官府出面,推廣種植苞谷同土豆,根據地方報到戶部的資料看,也算頗為成效。要是這苞谷同土豆兩種,能在西北、西南推廣開來,往後遇到饑荒之年,也能少餓死幾個百姓。”曹颙說道。

十七阿哥聽了,道:“怎麽就西北、西南,皇阿瑪不是使人旗丁回東北屯田麽?為何不在東北推廣?”

曹颙回道:“這幾年皇上一直使人在暢春園同天津衛栽種新稻種,還使中原同江南幾處督撫監察試種。要是所料不錯,東北那邊的屯田,皇上應該是想要種稻,省得京城糧倉全賴湖廣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