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面君(第2/2頁)

“侄孫女?孫氏所出的大姐兒?四十四年隨著皇上南巡時,駐在蘇州織造府,我還見過她。當時才是幾歲的奶娃娃,剛會叫人。這一轉眼,就到了出嫁的時候。”王嬪說起,亦是覺得唏噓。

提及南巡往事,李氏也想起一事兒來。

康熙四十四年,是皇上第五次南巡,江寧織造府也接駕來著。

那年春天,丈夫奉命校刊《全唐詩》成,因這個還格外得了賞賜。丈夫對賞賜並不上心,拿著新刊印好的書,愛不釋手,跟李氏還念叨了兩回,說是總算沒有白來江南這些年,算是為天下士林盡些心力。

李氏心裏想著,嘴裏跟著說道:“是啊,已經是大姑娘了。性子貞靜,倒是像極了她母親,是個不錯的孩子。女婿家的門第也是一等一的,是漢軍鑲黃旗的範學士府。”

王嬪笑著聽了,道:“她是嫡長孫女,這親事大表哥指定是千挑萬選下來。”說話間,她喚了個宮女,低聲吩咐了兩句。

少一時,那宮女捧了兩大一小三個匣子進來。

兩個大的匣子打開來,一個裏面裝了金鑲玉的如意,一個裏面裝著套掐絲金首飾,一只項圈,一對步搖,一對鐲子,一對葫蘆樣式的耳墜子。

“我也是做姑祖母的,總要給孩子添些妝鹵。也沒什麽稀罕物兒,都是外頭孝敬的,甚是粗鄙,表姐幫我帶給大姐兒吧。”王嬪說道。

見王嬪有賞賜下來,李氏同初瑜兩個少不得起身代李含玉謝過。

王嬪親自扶起李氏,又叫初瑜起了,笑著對她說道:“年前外頭進來不少禮,最合我心意的,就是你們府送來的,都是你預備的吧?我還沒有謝過你。這宮裏的東西,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多,尋常的我也好不意思送你。聽說你們小兩口給你們小格格預備紅寶石做嫁妝,趕巧我年前得了一匣子好的,心裏記得你們,特意留著。”說話間,她從宮女手中接過那個小匣子,遞到初瑜手中。

初瑜少不得再次謝過,王嬪已經拉著李氏說起李家為李含玉預備的嫁妝,又說起李煦填房夫人王氏的誥命。

自打李煦發妻韓氏過世,李煦就扶了二房王氏為填房夫人。但是至今,並沒有向朝廷請正式誥封。這位王氏夫人,是王嬪的堂姐,對王嬪還有幾年的撫育之恩,所以王嬪專程問起此事。

因相隔的遠,對於李煦家事,李氏這邊也不知曉詳情。她的心裏,是親近已故的韓氏的。韓氏生前,同王氏兩個明爭暗鬥了半輩子,就算是在地下,也未必願意看著王氏占了自己個兒的位置。

不知是李煦顧念發妻情分,還是沒有將王氏放在心上,事情就含糊下來。

王嬪只是一提,畢竟李煦在蘇州當差多年,只是守成之臣,沒有立什麽了不得的功績,沒有專程為填房夫人請誥封許是有所顧忌。

難得見李氏一次,王嬪娘娘怎麽會讓她來去匆匆,早已吩咐預備膳食,留李氏婆媳用飯。

曹颙那邊,得了王嬪使人傳話,曉得妻母要用飯後出宮,就隨著十六阿哥到他行宮中的住處用了膳食。

因路程較遠,飯後,王嬪娘娘也不好多耽擱,使人送李氏婆媳出來。

十六阿哥親自將眾人送出行宮,看著曹家眾人車馬遠去,才轉回到行宮裏,去幾位當值的學士身邊打探去了。

果不其然,曹颙承爵的旨意已經擬了,就是還沒有明發。沒有減等,恩賞原級承襲,曹颙以後就是二等伯了。

卻說曹家一行人,直到黃昏時分,才回到莊子。

李含玉雖曉得有位表姑祖母在宮裏為嬪,今兒堂姑祖母同表嬸也是去給那位嬪娘娘請安,卻沒想到還有自己的賞賜。

因說是添妝,她立時羞紅的臉,對於那如意同首飾看也不敢看,就使奶娘收起來。

這般小女兒態,看得李氏感慨萬千,想起自己當年出嫁之前,添加妝的人也是不少,有些根本是自己沒有聽過名號的,當時自己也是心裏好奇得緊,在人前也是羞紅了臉,看也不敢看上一眼。

曹颙正式收到承爵的旨意,已經是三日後。

京城那邊的親朋故舊也得了消息,有直接送禮到曹府道賀的,有打發人往湯泉莊子請安的,關系好的,還有借著休沐之時,專程到昌平探望曹颙的。

一時之間,曹家倒是熱鬧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