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財路(上)(第3/4頁)

曉得在外頭,為了防隔墻有耳,他還壓低了音量。

這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的,曹颙道:“不過是給內務府添幾個新進項,十六阿哥落衙後才找我,咱們再細說。”

“十萬本錢的話,一年所獲幾成利?”十六阿哥眼睛閃亮地問道。

曹颙思量了一遭,道:“不止幾成?往少說的話,一倍、兩倍是有的,往多說的話,弄不好三、五倍也是有的?”

“什麽買賣,這麽賺錢?”十六阿哥聞言大喜:“孚若,你不曉得,內庫如今不寬裕,還要往戶部撥,還要維修幾處園子。就是你不提,我也要催著你想幾個生財的法子,要不然皇阿瑪跟前我就要頂缸了。戶部納了捐,還能支撐些時日,這內庫也不能空了。”

自打十六阿哥吸了鴉片,又生生地戒掉後,他不只對鴉片深惡痛絕,對於煙草也全是厭惡。

這次曹颙想的,卻是卷煙的生意。

雖說百姓手中無錢,但是官僚地主可都是銀主,曹颙只能打奢侈品的主意。

煙草自明朝傳入內地,幾百年下來,也普及得甚廣,吸煙者甚眾。若是能將大煙袋發展成卷煙,那定是一筆不費的收益。其次,就是對外貿易這塊。

根據魏信之前在廣州的消息看,歐美至今應該還沒有卷煙問世。

剛好小二送酒菜上來,曹颙笑著說道:“先吃飯,等尋了僻靜地方再細說。”

十六阿哥雖心急,但見曹颙不願說,也曉得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就止了話頭。

吃了飯,曹颙回衙門。十六阿哥同他約好了,下晌去他家裏,才先回宮去了。

回到戶科官署,曹颙不禁深思,讓十六阿哥去接觸他厭惡的煙草,是不是有些強人所難?

聽說在明朝末年,朝廷就有過“禁煙令”。這裏面的“煙”,不是俗稱“大煙”的鴉片,而是煙草。

煙草在民間的推廣,會影響莊稼的數量,朝廷自然不能容。

不過,同“禁酒”一樣,這哪裏能說禁就禁得住的。一百多年過去,東北與華北,煙草在民間已經普及。

曹颙自己上輩子是不抽煙的,但是卷煙能在世界普及,絕對有它的理由。這點,曹颙毫無置疑。

康熙不是盯著他催銀子麽?既不得罪當權的士族與官員,也不會禍害民生的,就是發展奢侈品消費。

這個時候的人,家裏有了銀子,沒有幾個說存錢莊的,都是澆了大的銀錠子藏在家裏。民間家境殷實些的地主,手上有個萬八千兩銀子,並不稀奇。

正如曹颙所想,等落了衙,與曹颙到曹家,聽了曹颙說的是“煙草大計”時,十六阿哥的笑容立時僵住。

“孚若,你這是糊塗了?那是禍害人的玩意兒,我還想等著什麽時候遞折子,請皇阿瑪禁煙,你竟然想著‘官辦’、‘官賣’?”十六阿哥看著曹颙,不可置信地問道。

曹颙並不是第一次打卷煙的主意,在內務府招投標前,他就想著將卷煙做個大項的。只是當時內務府事務繁雜,都是成熟的商道,這卷煙的新點子沒有受到十六阿哥的重視,最後不了了之。

十六阿哥看來也是想起此事,接著說道:“前年,你就要弄這個。當時我還不知道這個東西的禍害,只覺得費事罷了;如今我是吃過苦頭的,孚若還想著這個。”

“這煙草與大煙雖然都有癮,但是壓根不是一回事,這十六爺也當清楚不是。”曹颙說道:“就算十六阿哥因大煙的緣故,連煙草業厭上了,止得住自己,能止得住旁人不抽?”

十六阿哥雖平素信賴曹颙,眼下還是有些別扭,皺眉道:“據我所知,好煙葉是貴些,可以也沒離譜。便宜些的,才十幾大文一斤,能有那麽豐厚的利?”

十六阿哥因鴉片的緣故,關注過城裏的煙草鋪子,所以知道個大概齊的價格。

“怎麽沒有?十六爺也聽過人要衣裝、佛要精裝的話。再說,這卷煙的真正味道,是經過烤制的,去了生煙葉的澀味,味道更醇香。加上物以稀為貴,賺上數倍乃至十倍利,不是問題。”曹颙笑著說道。

十六阿哥聽他說得這般自信,倒是有些興致,道:“你也曉得,這民間的煙草鋪子是到處都有的,這卷煙真要好抽的話,少不得過幾年也四處都有了,還賺什麽錢?”

“就這幾年的功夫,也是一大筆銀子,十六爺就不稀奇了?再說,之所以官辦,為得是名正言順。除了賺地主老財的銀子,這卷煙主要是想要賣給洋人,賺洋人銀子的。”曹颙道:“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民間開了百家、千家煙廠,又有何用?能走外貿的,必須是朝廷指定的。那些廠子,朝廷就可以抽以重稅,又是一筆固定收入。”

聽著曹颙侃侃而談,十六阿哥也心裏癢癢,點了點頭,道:“妙啊,如此說來,孚若不是給內務府添了個生意,還給戶部也添了一項新稅,與國與民有益。沒白去河南,不過幾個月功夫,就想著這樣的主意,只是為何要設在河南府,離京城怪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