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清明(第3/4頁)

趙同聽了,立時漲紅了臉,心中澎湃莫名,躬身應了。

換做是其他人,說不定要將這個當成是得罪人的差事,就算不能溜之大吉,也要心裏抱怨一番。趙同卻是喜不盛收,他學了好幾年刑名,總算有用武之地。

就這片刻功夫,曹元像是老了幾歲。被革了總管,這不僅是丟了他自己個兒的顏面,還丟了父親的顏面。偏生這錯又是實打實的,摘也摘不幹凈。

正是絕望之際,曹元就聽得曹颙吩咐趙同的話裏,還有自己之事。他擡起頭來,望向小主人曹颙,心情也頗為復雜。

“曹元,望你能協助趙同,整肅各處,杜絕弊端,維護曹家名望。”曹颙沖曹元點點頭,道。

曹元真如絕境逢生一般,只覺得鼻子酸澀,叩首道:“小人遵命,定不負大爺所囑……”

……

河南府,曹宅。

曹項扶著綠菊,坐在炕邊,看著她已經顯懷的肚子,帶著幾分擔憂道:“我又要到縣上,你一個在家裏,可使得?”

綠菊笑著點點頭,道:“不是有茯苓同幾位嬤嬤麽?倒是爺,才回來兩日,又要出公差,委實辛苦了。”

曹項揉了揉額頭,道:“有什麽法子,因西北戰事,各省都要攤餉。咱們這邊,除了要籌集軍糧,還要再加派賦銀,做買馬、養馬之資。”

對於這些衙門裏的事,綠菊也是懵懂,但是卻曉得今年大旱,附近百姓的收成不好。因這個緣故,城裏糧食的價格也是漲了,多了不少流民。

“西北真要打戰麽?爺,要不然跟大老爺求求情,將爺調回京裏吧?若是打戰了,還是京城……”綠菊聽到打仗,心中生出絲懼意,抓了曹項的袖子道。

曹項聞言,不由莞爾,拍了拍綠菊的手背,笑著說道:“我的好奶奶,這是說什麽?咱們大清沒那麽孱弱。就算準格爾不太平,也不過是一小蕞蒙古人,頂天了幾萬兵馬,連玉門關都進不來,咱們河南府太平著,別擔心。”

綠菊聽了,越發糊塗,道:“即是那麽點兒人,那朝廷還等什麽?還得各地都要籌集糧食餉銀,鬧得人心惶惶,還以為要打多久?”

“只要出兵,就好了。用不了三五個月,就能掃平叛亂。到時候衙門這邊,也能敘個籌餉之功。”曹項笑笑道。

見丈夫這般篤定,綠菊心安不少。

曹項心裏卻是苦笑,自打國朝開國以來,這西北疆域亂了不是一遭兩遭,那次不是打個三、五年。到時候苦的,只能是下邊的無辜百姓。

這“盛世添丁、永不加賦”的恩旨才行了幾年,就已經形同虛設。百姓所負賦稅徭役,較之過去,越發繁重……

……

小湯山,曹家別院。

聽完曹颙的稟告,曹寅有些詫異。雖說心裏已經早有準備,曉得兒子是真怒了,會嚴懲家奴,但是也沒想到會是“經官法辦”這一條。

文人惜名,雖說做了半輩子官,但是曹寅骨子裏還是個文人。

他嘆了口氣,看著曹颙道:“就沒有其他法子?”

曹颙搖搖頭,答非所問道:“父親,說起徇私枉法,若是父親與我徇私枉法,還不算可怕。因父親與我同清楚自己個分量,曉得什麽是能擔當的。下邊的人,徇私枉法,就甚是可怕。他們眼界有限,只當父親與我是大樹,敢肆意胡作非為,這才是敗家埋禍之源!”

曹寅點點頭,也曉得兒子說得有理。他有些自慚,兒子年輕氣盛,尚且能如此豁達,不貪戀虛名;自己研讀佛書,以為生出世之心,行事仍是束手束腳。

“也罷,如此一來,也能明你我父子並無不可對人言之事。”曹寅點點頭,道:“早日杜絕後患,也算是幸甚。今年京畿旱情,減產之地不是一處兩處,二房的莊子,你也交代小二一聲。”

“是,父親。”曹颙應了,父子兩個又說了幾句話,各自回房。

東跨院,中堂之上,孩子們圍著桌子上幾只鳥籠子,正嘰嘰喳喳地給天慧做解說。

“雀兒小,同天慧的小拳頭差不多大,天慧摸摸看。”妞妞拉著天慧的小手,引到籠子中。

籠子中關了幾只麻雀,被兩人的小手驚嚇住,在籠子裏亂飛。

天慧坐在椅子上,扶著桌子,雖看不見鳥雀的樣子,但是聽到雀兒飛的聲音,也覺得新奇。

鳥籠子裏地方窄,妞妞不費力氣,就抓了一只麻雀,送到天慧手中,道:“天慧抓著,這就是雀兒,毛絨絨,熱乎乎的。”

天慧小心翼翼地接過雀兒,用兩只手抓住。那麻雀想要掙紮而不得,就啄了天慧一口,倒是一點也不使人覺得疼。

天慧只覺得酥酥麻麻的,忍不住在“咯咯”笑出聲。

就聽恒生道:“妹妹,除了雀兒,還有大鳥鷹。比雀兒大,有妹妹胳膊那麽長。只是它性子烈,啄人疼,摸不得。”